楊絳與錢鍾書“天作之合”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7-29]
楊絳還在寫一部長篇小說,陸文虎告訴筆者,這部由百歲老人創作的小說出版,一定會轟動文壇的,小說的內容是楊絳之前創作的長篇小說《洗澡》的續篇
申敏
錢鍾書與楊絳,這兩位在中國現當代文化史上堪稱雙璧的夫妻,一生經歷了多少歷史的風雨波折,但相扶相守,讓人艷羨。
據說錢鍾書的小說《圍城》,正是因為觀看了楊絳創作的話劇《弄假成真》,才被啟發和激勵出創作靈感并開始寫作的;“文革”后期,錢鍾書和楊絳被迫住在社科院的辦公室里,錢撰寫《管錐編》,楊翻譯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兩人苦中求樂,都作出了足以傳世的貢獻;晚年的錢一家,閉門謝客,安心讀書,一家三口,每人一個地方,守著一塊凈土,都在自己的領域中耕耘。對于他們夫妻的精神生活,楊絳在她的散文《我們仨》中寫到很多,那種獨特的人生境界與趣味很可能是世間少見的吧。這一點,錢鍾書顯然要比魯迅、胡適甚至是徐志摩這些很開風氣的現代文人要幸運的多。
在上海淪陷期間,楊絳曾記敘過當時廚房引起火災一事?;馂臅r,楊絳極為機趣地寫到幾個人物的反應,“忽見圓圓驚惶慌張地從廚房出來急叫:‘娘!娘!不好了?。?!快快快,快,快,快?。?!’接著錢鍾書也同樣驚惶慌張地喊:‘娘!快快快快快?。?!’”楊絳在獨自處理完這場火災后,看到錢鍾書和孩子“快活的嘻嘻哈哈”,也才“深自慶幸”。和這樣一個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又極為風趣的書呆子生活在一起,那得需要楊絳付出多么大的人生代價,難怪那天楊先生“吃了一小碗粥,堵在心口,翻騰了半夜才入睡”。
而在隨后半個多世紀的人生歷程中,楊絳對于錢鍾書來說,可以說已經不是一個簡單上的生活伴侶或者精神上的知音了,她幾乎就是錢鍾書的“守護神”?!拔母铩逼陂g,有人給錢鍾書寫了一幅大字報,“揭發”錢對“毛選”有不敬的話,這在當時可是一大罪狀,楊絳和錢鍾書立即商議反駁,針鋒相對,批判那張大字報是對錢先生的栽贓陷害,并由楊絳將那張小字報親自貼到了學部的大院里,若沒有這一張小字報,錢鍾書后來可能就沒有那么順利過關了吧。對此,楊絳先生在《干校六記》中也曾有過簡要的記述。在長篇散文《干校六記》中,楊絳記述了她與錢鍾書在干校時共度艱難的點滴,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一次雪夜,楊從干校送錢回宿舍,而自己一個人在返途中幾乎迷路,讀來實在感人。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忽然想到了與錢鍾書同樣著名的現代作家沈從文。這位因娶了名門閨秀張兆和而感覺自己是“喝了一杯甜酒”的“鄉下人”,卻沒有錢鍾書幸運。同樣是一個純粹的中國文人,張兆和就無法如楊絳那樣真正理解作為一個純粹書生的丈夫。張兆和在沈從文過世七年后,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來逐漸有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
我曾寫文章將中國那些有名的文人伴侶分為三類。她們或者終生生活在自己親人的身影中,諸如許廣平和張兆和;或者自強自立,才華出眾,甚至讓對方感到暗淡,典型的如蕭紅和丁玲;還有一種就是齊頭并進,互為知音,楊絳就是。
與錢鍾書的矚目成就相比,楊絳在文學上的造詣同樣令人贊嘆,她在創作、翻譯和文論上的成就,并不讓人感到在錢鍾書面前顯得暗淡和不夠分量。他們兩人的創作與研究成就,可謂是各有千秋,甚至常??梢曰檠a充。在錢鍾書這樣的文學大師面前,楊絳既表現出一位同行者的自尊與大度,又表現出作為親人的理解與推崇。更為難得的是,楊絳能夠將這種獨特的關系處理得那么高貴、巧妙而優美。正是因為如此,有人甚至將這對夫妻稱之為“天作之合”,此言不虛也。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