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評:“學承”比“師承”更重要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7-29
      陜西師大退休教授閻慶生先生在寫給我的一封信中轉述了該校原副校長陳俊民先生的一個觀點。陳先生說,為學有“師承”與“學承”兩端?!皫煶小笔侵笇W業上親炙有相當學養與貢獻的學者,或由其授業(聽其課),或入其室進行學習;而“學承”,則指后學自己通過鉆研著名學者的著作而對其學說有所繼承、汲取。陳先生的觀點,讓我耳目一新并引發了我的思考。


      “師承”一詞,《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1、效法某人或某個流派并繼承其傳統。2、師徒相傳的系統。新版《辭?!穭t解釋為:一脈相承的師法。如:學無師承。并援引了例句:黃庭堅《次韻秦覯過陳無己書院觀鄙句之作》“我學少師承,坎井可窺底?!贝送?,《后漢書·儒林傳序》:“若師資所承,宜標名為證者,乃著之云?!彼纹睢端尉拔墓P記·考古》:“王弼 注《易》,直發胸臆,不如鄭玄等師承有來也?!蓖蹶]運《曾孝子碑文》:“少無師承,能自得師,信道執德,秉志不回?!秉S侃《論學雜著·禮學略說》:“今文、古文,往往差異,姑置勿談;即同一師承,立說亦復不齊壹?!笨梢?,“師承”指的是學術上的一脈相承。

      古往今來,但凡有志于學的人無不看重師承。因為這將涉及到學術淵源、學術宗主、師承授受、師門戶限、師法家法、學術流派等一系列問題?!皫煶小敝匾@是毫無疑問的。葉嘉瑩先生就曾表示,師生之間的感情,比血肉的親情更加密切,因為文字的姻緣超過了骨肉,骨肉只是肉體上的傳承,而文字的因緣是精神上的傳承。此話可謂一語中的,師承關鍵在于“精神傳承”,得先師“真傳”、續圣哲“余脈”。由此可見,一個學者“師出何門”,是多么的重要,學問也要講“出身”。常言道:虎父無犬子,名師出高徒。一位追隨大師多年的人,即使成不了碩學鴻儒,只要他能寫一兩篇《先師某某記》也足以揚名。正是因此,不少的學人才挖空心思地去“攀龍附鳳”,借以抬高自己。

      近年來有一個詞頻頻出現于一些學人的簡歷中,那就是本人“私淑”某某,而這個某某往往是開宗立派式的一代名家。據說,“私淑”之說最早見于《孟子》一書?!睹献印るx婁上》 “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趙岐注曰:“淑,善也。我私善之于賢人耳,蓋恨其不得學于大圣人也?!泵献右晕茨苡H炙受教孔子而抱憾,想必是發自真心,而后世蹈襲者卻大可懷疑。無論如何,未受業而尊為師總叫人覺得多少有些牽強。

      與“師承”及“私淑”相比,吾更傾心于陳俊民先生所說的“學承”。以我的理解,“學承”是指一種自覺地繼承。所謂“自覺”,用梁漱溟先生的話講,就是一個人整個生命的向上自強。一個人有了這種“自覺”的學術追求,即使不耳提面命他一樣能學有所成。這不僅因為他清楚他的學業志向、肯自我努力、自悟親證,更因為他有自己的獨立思想、自由精神而不輕陷窠臼。知識分子大約可以分為三類:低級的知識分子人云亦云、毫無主見;中級的知識分子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但只有那些真正的大師級的人物才能自創學說、開宗立派。從這個意義上說,“學承”比“師承”更重要。史飛翔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