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文化產業:多重價值的呈現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7-28
      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在文化產業發展史中也是承前啟后的一年。當前,文化產業發展呈現出令人鼓舞的態勢。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落下帷幕,總成交額達到1245.49億元,其中文化產品出口交易額為124.11億元?!巴苿游幕a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國家戰略確立之后,學界在討論實現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5%以上目標的同時,更關注文化產業可持續繁榮發展的科學內涵、文化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的發展路徑以及文化產業的多重價值。


      核心問題:科學發展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進入21世紀,國人對文化功能屬性、精神與經濟價值的認知不斷深化。本世紀初,我國正式提出發展文化產業,“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定位使文化產業成為國家戰略性支柱產業。但是,文化產業發展并非高帆勁風、航行無礙。發展的失衡與不可持續,體制機制、產業結構、保護開發、經濟與社會效益間的摩擦,時空上的區域布局、國內外市場失衡以及創意貧乏、附加值低、人才匱乏,無不制約著發展的可持續性。因此,科學的發展觀和轉變發展方式是文化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方面??茖W發展需要創新理念、培養創新人才。

      今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在考察海南國際創意港時指出,創意產業的生命力在于體制機制的創新和科學技術的支持,要依靠創意人才。創新理念、創新人才、科學發展是我國文化產業面臨的首要問題。

      文化產業成為支柱性產業的發展目標,意味著在國民經濟統計指標體系中要有新的認識,中國社會科學院張曉明研究員向記者介紹,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便提出重新制定當代文化產業的測量標準,并在《2008創意經濟》報告中,把“創意經濟”作為經濟、文化、技術和社會發展的主軸概念?!?010創意經濟》報告顯示,中國創意產品的銷售額已超過全球創意產品市場20%的份額。雖然各地都把創意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引擎,但是,當前“創新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對高端人才的培養,將是未來產業發展的決定因素”,這是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鄭萬通對創新和人才培養的評價。

      自覺、自信:新文化觀的生成

      據了解,2010年我國藝術品成交總額超過500億元人民幣,成為世界最繁忙的藝術品交易市場之一。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優異成績足以顯示,文博會正在成為展示文化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臺。學者們普遍認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現在應該進入打造品牌、講求效益、進行長遠規劃的新階段。

      推動民族振興發揮強大力量,必須有文化的自覺、自信。中國社會科學院張曉明、章建剛及上海交通大學胡惠林等學者認為,在新一輪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不安全感從根本上是來自文化市場競爭力不足,或者是來自對競爭能力的自卑感,甚至是來自對自己文化吸引力和道義感召力的不自信。

      長期以來,美國好萊塢、迪斯尼的影視、動漫產品,既蘊涵著鮮明的美國特色,又迅速地在世界不同文化間傳播著。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丹增對記者慨然指出:“反觀我國影視產業的發展,社會上有一些所謂的‘文化人’,腦子里只有一個‘票房’概念。為了錢、為了名,別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甚至不惜迎合國外的需求?!眹鴦赵貉芯渴揖C合司司長陳文玲則批評說,在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我們出現了一種盲目的崇洋媚外,認為國外的文化就是先進文化,自己的文化就是落后的,良莠不分,盲目地照搬西方的一些東西,包括文化品的制造方式,比如說很多動漫、游戲、影視作品,實際上是把西方推崇的價值觀放到了文化品里面。

      “電影產業能夠促進民族團結和提升不同文化的人們之間的凝聚力,能夠向外界展示和提升國家形象,對國家社會文化的影響和帶來的效益是十分巨大的”,尼日利亞國家電影公司總裁阿福拉比這樣認為。

      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有政府的推動,文化部部長蔡武在介紹正在起草的《“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時表示,“十二五”期間,文化部將著力完善改革法規體系,為加快文化產業的發展營造好的政策環境,在實施中因地制宜,發展一批民族特色濃郁、產業鏈完善、規模效應明顯的特色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和集群,還將建設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為文化產業規?;?、集約化、專業化發展創造條件。

      價值的多元呈現:經濟、文化互補

      文化產業是義利互補、義利結合的產業領域。它的價值呈現,就體現在經濟與文化的互補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非但不是文化產業的阻礙,而且恰恰為它實現價值功能提供了可行路徑。

      文化產業是高科技、低污染經濟,內在地貫穿著科學發展潮流。文化藝術產品是思想意識的物質表達,必然帶有一定的價值取向。墨西哥經濟學者埃內斯托·彼德拉斯在分析危地馬拉文化產業的發展時認為,文化和創意除了有內在的社會和審美價值之外,還可以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文化產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較大貢獻及其工作者的生產效率證明了這一點。換言之,文化產業具有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雙重作用。

      文化產業既是經濟的戰場,也是思想的糾集地帶。而且,經濟往往成為思想的助推器。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司長劉玉珠談到,在電影引進輸出這個問題上,美國的限制政策要“高明”得多。他們采取的形式是:以市場行為,允許中國的電影到美國來,采取的方式是鼓勵企業把中國電影買過來,但只是放在那兒,而不放映。

      “面對西方發達國家將自己的價值觀念作為‘普世價值’強勢推行,我們文化創意的創作性要把我們‘核心價值’的守望作為第一要義?!蔽幕课幕萍妓舅鹃L于平如是說,依靠文化科技進步和改造傳統的文化業態,并拓展文化發展的新興業態將成為一個新的趨勢。

      中國文化產業的價值,應立足于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和多樣需求,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服務國計民生。對外要全面介紹真實的中國,對內要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既要維護文化安全,又要兼容并包,大膽吸納;既要高舉和平發展的大旗,為我國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文化環境,又要推動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為世界文明作貢獻。

      內涵已經清晰,路徑已經明確,動力已經具備,價值正在呈現。中國文化產業大有作為,值得期待!項江濤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