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是精華還是糟粕?人類還會敬畏太陽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7-25]
人類還會敬畏太陽嗎?
—— 再談不懂天文歷法讀不懂中華文化
南方日報記者 王培楠
核心提示
去年10月17日,本報以《不懂天文歷法讀不懂中華文化》為題,報道了廣東一位工程師劉明武以太陽、月亮、北斗星為坐標,從天文歷法的角度,去破譯中華文化的密碼。文章發表后,許多網站、博客紛紛轉載,這當中包括中國網、新華網、光明網、世界華人網、鳳凰網、中評網、西藏網、彝族網、苗族網、科學網等等。其傳播的范圍跨越了國界、民族、宗教等等。有網友甚至認為“劉明武先生是近百年來中國第一個從自然科學、特別是天文歷法學的角度解讀陰陽五行,為中華文明之源正名的人。他不僅甩掉千古以來陰陽五行的玄學帽子,而且為正確研究中華文化找到了金鑰匙?!?br/>
陰陽五行,究竟是精華還是糟粕?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但爭論的總態勢是“糟粕論”者以現代科學為旗幟,大舉掃蕩,節節勝利;而“精華論”者,則戴著“玄學”的帽子,反擊無力,節節敗退。就在這敗局似乎已定的棋局之中,廣東殺出一個“劉工”。此人不是所謂的“國學大師”,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地質工程師,但他研究的課題,卻是當今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夠讀懂的洛書河圖、《易經》與《黃帝內經》。而他研究的切入點,竟然是天文歷法學。此學問一旦另開風氣,他的陰陽研究,就同“玄學”、“迷信”劃清了界限,請看劉工的主要觀點:
“一切都是數,數的關鍵是單雙?!币驗檫@一至理名言與一條勾股定理,奠定了畢達哥拉斯在西方哲學中的堅實地位??墒?,知道嗎?在中華大地上,奇偶之數是從陰陽開始的,而陰陽與勾股定理同時是在立竿測影的竿影下出現的。
“0是無,1是上帝,0與1創造了世界?!边@是德國數學家、哲學家萊布尼茨留下的名言。對照萊布尼茨,才能理解陽奇陰偶的根本意義,才能理解萊布尼茨為何會高度重視卦。
牛頓解答了引力,陰陽解答了升降,對照牛頓,才能理解源頭中華文化的奧妙與偉大。
開普勒天文三定律認識的是局部事實,太陽歷、陰陽合歷與二十四節氣認識的是規律與永恒,對照開普勒,才能理解西方一流的物理學家為什么會高度重視太極。
如何糾正利用自然又毀壞自然的發展模式,霍金認為,關鍵是要創建一個數理宇宙模型??臻g為宇,時間為宙。洛書(河圖、八卦)中的時間與空間,恰恰是用奇偶之數表達的———這里就是數理宇宙模型。對照霍金,才能理解美國為什么會視脫胎于洛書的四階幻方為人類智慧的象征。
劉工的觀點究竟是真理還是荒謬?我們似乎感覺到,這是一場關系到今后中華文化研究如何走向的重大爭論。
為此,本報記者再次采訪劉明武工程師,也以此文作為爭論《不懂天文歷法讀不懂中華文化》一文的回應,希望劉明武的觀點,能引起更多的爭鳴。
這是彝族文化所保存的河圖,彝文名為“付托”,漢語意思為陰陽奇偶“聯姻”,表達的是太陽歷、太陰歷、北斗歷三歷合一的十二月陰陽合歷。四時對應四方,八節對應八方,四時又對應著萬物的生長收藏過程,河圖以奇偶之數構筑起了一個時空物一體、無限循環的時空模型,以五行生克描繪出了自然界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一副簡圖?!耙磺卸际菙?。數的關鍵的是單雙?!薄?是無,上帝是1,0與1創造了世界?!边@是西方兩位哲學家、數學家留下的至理名言。只有從奇偶之數與時空模型這一角度,才能理解圖與書的永恒性與常青性。
記者:在您的解釋中,中華先賢在尊崇自然,首先是在尊崇太陽的思維方式下,創造出了敬畏自然的中華文化??墒?,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人們還會敬畏太陽嗎?
劉明武:這個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必須”與“應該”的問題。
從工業革命開始,科技發明層出不窮,人們認為“科技可以改變世界”,并試圖用“人造世界”征服“自然世界”。一兩百年過去后,人類猛然回首,發現如果沿著征服自然這條路子走下去,只會發展得越快,毀滅得越快。歷史告誡人們,一不能信錯了理,二不能做錯事,否則,必然要付出沉痛的代價。
先談不能信錯理。天臟了,地臟了,水臟了,空氣臟了,這是人類面臨的嚴酷事實。錯誤之事背后必有錯誤之理,錯誤之理就是“征服自然”。吃錯了一副藥,一個人要付出代價。信錯了一條理,全球人要付出代價。反思錯誤之事,必須反思到錯誤之理上。
再談不能做錯事。人不能做罪惡之事,如做海洛因、冰毒,搞鼠疫細菌戰等。問題是,一些“功在眼前,禍在千秋”的事,人類還在不斷地去做。不能降解的“塑料袋”,人類就找不到替代品嗎?危害地球的“化肥”,還要大量的生產下去嗎?
這里要特別評論一下“轉基因”。我進行文化比較時發現,《周易》與《西方經典》都強調“各從其類”。在《西方經典》中,“各從其類”是以神理出現的,在《周易》中則是以天理出現的。物類不能亂,亂一類就會引起一種災難。艾滋病、瘋牛病,實際上都是亂類的結果。轉基因,既違背了西方的神理,也違背了東方的天理,人類今后必然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是“不許商量”的。要想生存下去,必須敬畏太陽,用自然科學的話來說,就是一定要重新認識天文與人文的關系。
從工業革命開始,科技發明層出不窮,人們認為“科技可以改變世界”,并試圖用“人造世界”征服“自然世界”。一兩百年過去后,人類猛然回首,發現如果沿著征服自然這條路子走下去,只會發展得越快,毀滅得越快。歷史告誡人們,一不能信錯了理,二不能做錯事,否則,必然要付出沉痛的代價。
記者:《不懂天文歷法讀不懂中華文化》是一篇學術性很強的專訪,發表后引起主流網站乃至諸多網站、博客、微博的紛紛轉載,這是當今學術界很少有的現象。您能詳細談談嗎?
劉明武:一篇學術專訪,引起如此廣泛的反應,原因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對文化的關心。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殿堂,沒有文化的民族,一是無家可歸,二是不可能自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到底有沒有優秀文化?如果有,在何處?這是很多有良知的中國人在思考探索的問題。
其二,新觀點的提出。陰陽五行,百年來備受攻擊,被斥之為玄學迷信。我用屬于自然科學的天文歷法合理地解釋了陰陽五行,這是百年來的一個新觀點。
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講陰陽五行的不只是漢族,還有苗族、彝族等??上?,漢族傳承的經典只能講陰陽五行“是這樣”,卻不解釋“為什么是這樣”(大量的歷史事實表明,歷代封建皇帝出于統治的需要,將中華先賢陰陽五行的精華歪曲了,文化的傳承由此缺失。詳見我《清源濁流:黃帝文化與皇帝文化》一書中的論述)。慶幸的是,彝苗兩族保留了陰陽五行的精華,既講陰陽五行“是這樣”又能解釋“為什么是這樣”。
苗族古歷以太陽為坐標解釋陰陽,解釋得清晰而完美。冬至,陽旦;夏至,陰旦。陽旦生陽,陰旦生陰。冬至夏至,是一歲之中的陰陽兩極。陽旦,太陽對應于南回歸線。陰旦,太陽對應于北回歸線。陰旦陽旦,與太陽相關。
彝族十月太陽歷解釋陰陽五行,解釋得完美而清晰。太陽歷一年分兩截,兩截分陰陽:后半年為陰,前半年為陽。陰陽之理,即太陽之理。陰陽之數,即太陽之數。太陽回歸年時間長度(去尾數)一分為五,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一行七十二天。五行之理,即太陽之理。五行之數,即太陽之數。陰陽五行,均有嚴格的規定性。
其三,重新解讀了洛書河圖。洛書河圖,漢族有,彝族同樣有。
漢族解釋圖書,解釋在了神話上——— 神龜出書,河馬負圖。彝族解釋圖書,解釋在天文歷法上。洛書,表達的是十月太陽歷;河圖,表達的是太陽歷、太陰歷、北斗歷三歷合一的十二月陰陽合歷。陰陽五行與天干地支,起源于太陽歷,延續于陰陽合歷。圖書位于八卦之前,是人文的起始點。書起太陽歷,圖起陰陽合歷?!皶边@個單音詞,與天文歷法相關?!皥D”這個單音詞,與天文歷法相關?!稘h書·五行志》:“河洛出圖書?!敝腥A大地上從此有了“圖書”這個雙音詞??上?,如今的中國讀書人,還有幾人知道,圖、書二字相關于太陽,相關于北斗與月亮?——— 人文的坐標在天文,首先在太陽,這就是中華文化永恒而常青的奧秘。
其四,展現了鮮活的文化之根。陰陽五行,在先秦典籍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諸子百家,子子談陰陽,家家說五行。如果離開陰陽五行,《周易》、《黃帝內經》、《史記》、《漢書》、《淮南子》全部坍塌。歸根結底一句話,陰陽五行玄了,中華文化就玄了;陰陽五行活了,中華文化就活了。
其五,展現了一系列實際成果。直角三角形、奇偶之數、五音六律、中醫文化、時間空間均與天文歷法相關。道,這一論證問題的基本依據,與天文歷法相關。在中華大地上,天文學是當之無愧的母親學,歷法是當之無愧的母親法。中華文化的各個學科,以及諸子百家全部是從這里出發的。
陰陽五行,在先秦典籍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諸子百家,子子談陰陽,家家說五行。如果離開陰陽五行,《周易》、《黃帝內經》、《史記》、《漢書》、《淮南子》全部坍塌。歸根結底一句話,陰陽五行玄了,中華文化就玄了;陰陽五行活了,中華文化就活了。
直角三角形、奇偶之數、五音六律、中醫文化、時間空間均與天文歷法相關。道,這一論證問題的基本依據,與天文歷法相關。在中華大地上,天文學是當之無愧的母親學,歷法是當之無愧的母親法。中華文化的各個學科,以及諸子百家全部是從這里出發的。
記者:以“天人合一”的理念,順“天理”,做“人事”,相信人們會逐步取得共識。但您強調陰陽五行也能為當今世界的科技昌明,提供新的智慧。這就讓很多人讀不懂了。
劉明武:中華文化的陰陽五行是順從“天理”而建立起來的,人類的發展史告訴我們,凡是崇尚自然演化出來的成果,大都具有永恒性。幾千年前以太陽歷為坐標,制定出的二十四節氣,今天還在指導著農業生產。太陽歷演化出的陰陽學說,今天還吸引著西方一流的物理學家,其中包括量子力學大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玻爾與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學會主席惠勒。陰陽合歷演化出的十二平均律,是全世界采用的標準音調。與十二月、十二律對應的十二經絡,生命力同樣常青。
從科學發明的角度看,“天理”依然是我們發明創造的智慧來源,一個失去“仰望星空能力”的民族,是不會有前途的。我們強調從中華源頭文化去尋找智慧,是要找回做人做事的“天理”。自強不息之理源于天理;厚德載物之理源于地理。大公無私之理源于天地日月,源于“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中華民族的陰陽五行,與“天理”相通:“否極泰來”、“物極必反”、“滿招損,謙受益”、“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源頭處的一部部經典,一件件器具,一項項技術,其形成智慧都可以溯源到天文與自然哲理之中。連庖丁宰牛的精湛之術,也是以天理自然而論的。如果我們重新找回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文化,我們一定會重新創造出領先于世界的中華文明。
這里試舉三個例子:
一、錢塘江在地球上,但引起錢塘江大潮原因卻是在天文。同理可證臺風、暴雨、風雪。特殊的天災,他地沒有此地有,這是內因決定的。他時沒有此時有,這是外因決定的。內因在地理,外因在天文?!耙蕴煳恼撝笨梢园l現各種天災在時間與空間中的規律性。
二、“非典”、“甲流”,用現代醫學的知識,都是病毒細菌引起的。但為什么中醫藥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呢?我們面對的世界,未知的東西還很多?!饵S帝內經》是以陰陽五行立論的,其中的氣血理論、寒熱平衡,現代醫學就解釋不了。氣血理論與細菌理論,屬于兩種認識論,兩種方法論。細菌理論目標是“如何消滅細菌”,氣血理論追求的氣血平衡。氣血理論也可以解答細菌理論解答不了的難題。失眠、肥胖、憂郁癥、糖尿病、頸椎病、疝氣、貧血、突然失音,這些疾病均與細菌無關。細菌解答不了的難題,氣血理論則可以大有作為。
三、更為根本的是,洛書、河圖是中華先賢用奇偶之數建立起來的動態的、無限循環的時空模型。模型中的五行對應五方,四時對應四方,四時四方對應萬物的生長收藏。一切從時空中來,時空可以論一切。源頭的經典、諸子百家與一項項具有永恒意義的成果,都是從這里出發的。明白了這里的哲理,會提出很多很多問題,也會解答很多很多問題。這一時空模型,恰恰是西方哲學家、科學家想建立而沒有建立起來的時空模型。我相信,這一模型對于人類的今天與未來,依然將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
更為根本的是,洛書、河圖是中華先賢用奇偶之數建立起來的動態的、無限循環的時空模型。模型中的五行對應五方,四時對應四方,四時四方對應萬物的生長收藏。一切從時空中來,時空可以論一切。源頭的經典、諸子百家與一項項具有永恒意義的成果,都是從這里出發的。明白了這里的哲理,會提出很多很多問題,也會解答很多很多問題。這一時空模型,恰恰是西方哲學家、科學家想建立而沒有建立起來的時空模型。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