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云南民族古籍保護取得新進展 千余冊古籍獲保護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7-19
      昆明7月17日電(楊穎融)17日,記者從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了解到,該省民族古籍搶救保護和翻譯整理出版工作又取得新進展。去年至今,已有1000余冊民族古籍得到搶救保護,而《建水百樂書》、《彝族招五谷魂經》等珍本古籍則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云南省民委古籍辦主任普學旺介紹,古籍征收和傳承人培訓是云南古籍搶救保護的兩項重要內容。從2010年10月至今,該省共征集搶救了納西東巴文、西雙版納傣文、德宏傣文、金平傣文、彝文、瑤文、壯文等民族文種文獻古籍1000余冊(卷)。其中,《建水百樂書》、《彝族招五谷魂經》、《傣族佛教傳播史》等珍本還有望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在古籍征收大有斬獲的同時,民族古籍傳承人培訓同樣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0余名傳承人通過專業培訓,在思想覺悟、文化水平和保護意識等方面都得到進一步增強,這對今后云南古籍編譯出版將發揮重要作用。

      由于經費得到保障,以《董永與七仙女》、《木荷與薇葉》、《鳳凰記》、《百樂書》等為代表的一批珍貴古籍也已得到了翻譯出版,而《哈尼族口傳文化譯注全集》、《彝族畢摩經典譯注》兩套大型套書的翻譯出版目前則正有序開展。此外,在民族古籍普查、古籍數字化保護、珍本影印再造等方面,云南通過有益嘗試同樣取得了新進展。

      據了解,通過多年努力,目前云南省已搶救和保護的少數民族文字文獻古籍約為3萬余卷(冊),其中有3千件達到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條件。與此同時,還發出版發行了彝、傣、納西、回、哈尼、苗、基諾、傈僳、景頗等少數民族古籍七十余部。為加大古籍保護力度,2010年起該省人民政府還決定每年拿出2000萬元資金用于支持民族古籍的搶救保護。(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