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出黃花梨文化展 百余明清時期精品亮相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7-19]
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黃花梨搗米杵、黃花梨小算盤、黃花梨天平盒、黃花梨琵琶、黃花梨劍鞘、黃花梨官帽椅……明清時期的100余件套黃花梨精品匯聚一堂展出,令觀者目不暇接。
“物得其宜——黃花梨文化展”7月18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幕,19日起至10月16日向公眾開放。展覽以展示明清時期的黃花梨家具和其他生產、生活用具及工藝品為主,旨在呈獻給觀眾一段輝煌的黃花梨發展歷史,并講述蘊含于其中的文化故事。
展覽共分為5大板塊:“序廳”展示海外著名收藏家的舊藏,如明代黃花梨官帽椅、清初黃花梨亮格柜等,都充分體現出黃花梨制品在國際收藏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笆泛c^沉”展示的是,早在唐代中國先民就已開始關注黃花梨,唐宋以后開始利用,明代成為宮廷家具首選之材,并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動中。
在“淮南為橘”板塊,觀眾能看到黃花梨可利用的部分只是樹干中心窄窄的一條,其稀缺性和美麗色澤造就了今天如此高的聲譽?!扒蓨Z天工”板塊介紹古典家具的造型、工藝及榫卯結構等,并設置內花園、書房、廳堂、臥室4個家居場景,令觀眾仿佛身處古代文人家中,別有一番韻味?!八暮2卣洹卑鍓K展示的都是黃花梨珍品,包括精致典雅的明代黃花梨玫瑰椅,明風明韻的黃花梨夾頭榫獨板翹頭案、清代乾隆宮中的黃花梨僧帽式佛龕等。
據悉,黃花梨是一種產自中國海南島“黎峒”的珍稀木材,有生命之樹、東方神木之譽。它因質地堅實、肌理細膩、蘊含香馨等特征,受到歷代人們喜愛,特別是明代,黃花梨家具以其方中有圓、圓中有方的造型,蘊涵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內圓外方”思想而備受推崇,黃花梨文化也發展到高峰。清中期之后,宮廷紫檀家具迅速取代黃花梨。上世紀四十年代,歐美掀起第一輪搜購中國明式黃花梨家具熱潮,八、九十年代又掀起新一輪大規模外流潮,直至近年來,這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明式家具,才開始陸續回流。(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