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川博物館新增國家一級文物16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7-04]
成都7月3日電(吳志維)根據國家文物局專家2日在成都公布的最新數據,建川博物館新增國家一級文物16件。這些文物見證了一段歷史,其價值自不待言。
劉文輝致李繼先的招商信
“1935年1月22日,劉文輝致信李繼先,信中介紹了川康地區的豐富礦產,希望通過李繼先招商(華僑、外商)開發,并承諾在稅收方面給予扶持。信件由華僑實業協進會會長謝復初代為轉交。
劉文輝(1894—1976),字自乾,法號玉猷。四川大邑安仁鎮人,國民黨起義將領。曾主政西康省(今四川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東部)十年之久,人稱“西南王”。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義,1955年被授予一級解放勛章。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國家林業部部長。
華北解放紀念章鋼模具
華北人民政府和華北軍區為表彰參戰人員和紀念華北解放,經報請中央人民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批準,決定頒發“華北解放紀念章”一枚。1950年8月15日華北軍區政治部下發《華北軍區政治部關于頒發華北解放紀念章的規定》:“凡在1949年5月6日前參加華北解放軍建制之部隊、機關、學校及軍事工業部門之全體人員和脫產之人民武裝工作人員,均發給華北解放紀念章”。因此,頒發時間長,涉及范圍廣,發行數量大是該章的主要特點
抗美援朝紀念章鋼模具
1951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慰問朝鮮前線英勇的志愿軍將士,特制作抗美援朝紀念章,頒贈所有參戰人員。該紀念章銅質鍍金,通徑4.3厘米,五角星軍功章造型,正中鐫毛澤東頭像,四周麥穗環繞,下方刻“抗美援朝紀念”文字,背面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贈”、“1951”年銘文。設計考究、制作精美,是全國政協頒贈數量最多、影響最大的紀念章。
陜甘寧邊區人民法院通知
“內容是通緝叚清(又名叚自琪,陜甘寧邊區政府衛生部診療院休養所管理員,時年23歲,陜西韓城縣北線村人。)貪污公款,攜款48萬潛逃,令轄區各屬緝拿查辦。院長馬錫五,副院長喬松山。
馬錫五(1898~1962),男,陜西省志丹縣人。1930年參加革命,歷任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糧食部長、陜甘省蘇維埃政府國民經濟部長等職。1936年5月后,任陜甘寧省蘇維埃政府主席、中共陜甘寧省委常委。
抗日戰爭時期,先后擔任陜甘寧邊區慶環分區、隴東分區專員。1943年4月,兼任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隴東分庭庭長。1946年,任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院長。建國后,先后任最高人民法院西北分院院長,兼任西北軍政委員會政法委員會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1954年8月,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2年4月10日在北京病逝。他長期從事人民司法工作,在兼任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隴東分庭庭長時,經常攜案卷下鄉,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巡回審理,就地辦案;實行審判和調解相結合,反對主觀主義的審判作風,堅持法律原則,忠于事實真相。由于他執法嚴正,剛直不阿,深受人民群眾歡迎。他的審判方式被稱為馬錫伍審判方式,曾在解放區推廣。這種審判方式是在當時的司法理念、制度和經驗的基礎上,總結、提煉和發展出來的較系統的民事訴訟模式?!?br/>
陜甘寧邊區人民法院通緝令
內容是關于在1949年3月27日啟用邊區法院院印和正副院長小章及條章印簽的通知,院長馬錫五,副院長喬松山。
抗日軍人陳風和的負傷榮譽證、獎狀、恤傷令、傷票、胸章、請假報告等
陳鳳和:云南昭通人,抗戰時期在第56軍新11師33團8連服役,是上士班長。參加了三次長沙會戰及贛東會戰,多次負傷,國民政府為褒揚其事跡,先后頒發給了榮譽證(二份)、獎狀、慰問傷票等。1943年6月陳鳳和因傷請長假2個月回家,1948年5月5日國民政府又因陳1939年在江西抗戰時受三等傷了給其國恤令,領撫恤五年。這是比較完整的一套抗日軍人重要遺物。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