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鄭新發現春秋戰國時期墓葬群 出土大量文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6-27]
(記者桂娟 姚遠)考古人員日前在河南省新鄭市龍湖鎮一處工地進行搶救性發掘時,新發現一處保存完好、布局規整的春秋戰國時期墓葬群,共清理墓葬104座,出土銅、陶、骨、貝、玉、水晶、瑪瑙等不同質料的文物近300件,為研究春秋戰國時期墓葬習俗以及城野布局、人口分布、社會結構等提供了珍貴實物資料。
據考古隊領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鄭工作站站長樊溫泉介紹,這批墓葬布局有序,排列規整,顯然是有意規劃,專家推測這里應為一處典型的公族墓地。從初步的整理情況分析,墓地埋葬的時代跨度應在春秋中晚期到戰國中期之間。 這批墓葬均為土坑豎穴墓,一般為單人葬,其中規格高的墓葬有棺有槨,有的多達兩槨。隨葬品齊全,除個別墓葬隨葬成套的青銅禮器外,其余大多隨葬組合齊全的仿銅陶禮器,器物組合一般為鼎、敦、盤、舟、匜等。 樊溫泉說,隨葬品多放置在棺外墓主人的頭頂一側,如編號為M3的墓葬,在槨內棺外有頭箱和邊箱,隨葬品多放置在頭箱內,出土銅鼎、銅敦、銅盤、銅舟、銅匜、銅甑、銅觶各一件,另外還有銅戈、銅車軎、銅鏃、銅馬銜、骨馬鑣、玉圭、玉柱、貝幣、陶釜、陶罐等。 樊溫泉說,在此次發掘過程中,他們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作對墓葬群開展了寄生物的考古研究工作,經采集分析墓葬腹土樣品,發現了數量較多的鉤蟲卵,對研究當時的人群健康狀態、遷徙交流及寄生蟲病分布等提供了豐富而翔實的信息。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