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拍賣公司熱衷“制造天價” 媒體應避推波助瀾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6-20
      當前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些罕見拍品的高價成交,從2009年秋拍出現破億成交紀錄以來,每逢春秋兩季大拍都有成交破億的拍品,拍賣紀錄也是從1億元到4億元再到5.5億元扶搖直上。這些天價紀錄引來媒體的圍觀,大眾也來湊熱鬧,每逢重要拍品都有大批媒體現場伺候,以致有的媒體就以天價說事。借用一句流行的套話:都是高價惹的禍。

      對這種高價行情該怎么看?首先我們會想到誰會如此高價出手?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內地藝術品拍賣剛剛開始,就有人稱“羅伯特張”的知名香港收藏家張宗憲,在拍賣會上搶購最重要、報價最高的拍品。這種業內人士叫做“搶帽子”的策略,在手握重金的大買家看來很有效,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紅色經典”收藏就是一個實戰的范例,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有相當規模以及足夠份量的主題精品收藏。

      而高價行情對于賣家也實在很有吸引力。就拿今年春拍為例,僅香港蘇富比就在書畫、瓷雜與油畫三大板塊中分別推出梅云堂專拍、玫茵堂專拍與尤倫斯專拍;北京的中國嘉德則有書畫的張學良、張岳軍收藏專場、黃花梨家具的“侶明室”專場等,均出自全球知名的重要藏家。這些都反映了當前的高價行情對他們的吸引力。

      在這種高價行情中,買家和賣家有一個正面的循環:新的資金、新的買家不斷涌入,重要拍品也不斷出現,而新的收藏價值也不斷被重新發現。由此,高端收藏家之間完成了高額換手、世代交替,也形成了拍賣業的生態平衡。而中國藝術市場的交易額也從全球第三躍升為全球第一。

      更重要的還是由此帶來的財富效應:2009年發動這波行情的大買家確實善于把握大勢,他們的“搶帽子”,實在是藝術市場快速上漲行情中的有效策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僅對業內人士,而且對那些掌握龐大規?!盁徨X”苦苦尋找投資方向的資本玩家,更是具有示范作用。

      毋庸諱言,高價行情對拍賣行是巨大的誘惑。不管是拍賣的規模(包括拍品的數量、拍賣的成交率和總成交量),還是拍賣會上的天價成交,都是那些野心勃勃的拍賣公司十分渴望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拍賣場上明文規定禁止的假拍和拍假,還有買斷拍品等,就可能成一紙空文;更有傭金折扣、買家延期付款等潛規則也屢有所聞;至于那些籍籍無名的小拍賣公司在鑒定和拍賣中的旁門左道更是屢見不鮮。

      不過,不應忽略的是,高價行情也有媒體的“功勞”。天價行情總是奪人眼球,媒體更是圍觀起哄。在眾多的媒體報道中,有許多煽情的修辭聳人聽聞,或者迎合讀者的陰謀論和窺視欲,但其中又有多少事實與冷靜觀點?在拍賣現場,許多媒體就等著天價成交落槌的那一刻,一旦落槌,盡管拍賣會還在繼續,記者們卻已離開現場。中國藝術市場在需要規范的同時,亦需要具有基本行業知識和新聞職業操守的媒體人。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