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的話:由文化新聞部、市收藏家協會和沈陽日報網主辦的沈陽首屆十大收藏家評選,剛剛啟幕便在沈城各界引起反響,這幾天,編輯部不斷接到電話、來信,或對這一評選予以支持,或自薦自己的收藏。成立于1952年、享有“中國的青建,世界的魯班”之美譽的青島建設集團,也對沈陽這一文博盛事予以強烈關注,正在沈陽白清寨自然風景區精心運作收藏版“北中國首席蘇州園林別墅”“明清冊”項目的沈陽青建博海置業有限公司,與我們合作,從本期起冠名沈陽首屆十大收藏家評選。
沈陽小伙兒李韜的家與眾不同——無論是墻壁上還是地板上,幾乎都被各式的鐘表所覆蓋。讓人想不到的是,30歲的他搞收藏竟快20年了,并在2005年就建立起私人博物館——沈陽古舊鐘表博物館。
目前,李韜已經收集了5000多座各時期的古舊鐘表,僅百年以上的鐘表就有3500余座。這些鐘表的產地有中、美、德、法、意、瑞士、俄羅斯等十多個國家,造型豐富、裝飾多彩、做工考究,其材質有木制、金石、青銅、陶瓷、玉石、琺瑯等。每臺展品都別具一格,幾乎沒有重樣兒的。
康熙年間的鐘、1755年的德國彩陶鐘、日本20世紀初生產的“馬球”牌掛鐘……這些具有歷史和收藏價值的鐘表都能在他的博物館找到。李韜說:“這里展出的每一件鐘表都有一段可回憶的歷史,都記錄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遷?!?br/>
今年,李韜又“淘”來一座頗具傳奇色彩的“法國天使彩瓷鐘”。這座鐘已經有200多年歷史,其陶瓷外殼是專程在景德鎮定制的,刻有景德鎮制的字樣。陶瓷工藝非常復雜,雕有形態各異的小天使和花瓣等。它的鐘芯是在法國組裝的。李韜說,由于瓷器外殼過于復雜,運輸非常不方便,他搬運回家都經歷了不少波折,很難想像當年是怎么從中國運送到法國,又再次運送回來,并且沒有一點損毀?!澳莻€時候沒有泡沫板,我猜想可能是將它放置到一個裝滿小米或者茶葉的箱子里運送的?!崩铐w說。
如今,李韜鐘表博物館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下半年他還計劃辦更多的展覽。李韜說:“鐘表都是精細活兒,保管起來很費心,不過不管多難都要堅持下去,因為要讓后輩知道這些鐘表背后記載的是厚重的歷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