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藝術品市場不要把“自律”當“遮丑布”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6-17]
隨著天價的不斷誕生,中國拍賣市場飽受質疑,至此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亂象幾乎傳染遍整個行業,情急之下,人們想到了一個快速又廉價的辦法:自律。
想到自律,自然是一種不小的進步,作為行業管理組織終于在市場管理的過程中推動行業自律,這無疑是一種進步。同時,這也是行業協會發揮管理職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應該叫好,并予以鼓勵。但也有一個方面應引起注意,那就是為了應付市場,推出自律的“遮丑布”抵擋一陣,而不從根本上去解決藝術品市場存在的問題,這不僅無益于市場,還會在更大程度上讓人看到管理的力度及殺傷力的底線,甚至會進一步縱容相關亂象的蔓延。
同時,也要注意行業自律發揮作用的條件。行業自律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效力的發揮卻有賴于誠信體系的建設及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作保證,再華麗的辭藻都是一場“秀”。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到今天,亂象不僅未能有效遏制,且有愈演愈烈的態勢,并且把這把火燒到了拍賣市場,讓人痛心不已。
自律自然沒錯,但僅靠道德的支撐自然是不夠的,更為重要的是沉下心來,腳踏實地進行體系建設,在完善管理體制上多做功課。為此,相關部門萬不可背上不作為的惡名。要想把“遮丑布”變為行業生存與公信力的旗幟,除了不斷強化相應的行業管理組織的建設之外,還需加強以下三個方面的基礎建設:
一是誠信體系建設。誠信機制的缺失是中國藝術品市場面臨的一個十分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在藝術品的實際交易、收藏過程中,藝術家包裝炒作、人為造市,藝術品拍賣機構假拍假賣,甚至藝術品鑒賞家和鑒定家也受金錢誘惑,任意左右藝術品的價值、價格,這些都是缺乏誠信的表現。對待誠信問題,僅僅通過行業自律來解決還遠遠不夠。中國藝術品市場制度和法規的建立需要與藝術品市場發展的速度保持一致。
二是強化行業管理。行業組織是發達與規范的市場經濟組織的必要與關鍵性的經濟組織,它不僅是市場與政府的橋梁,更是規范、自律與發展市場的組成部分,也是市場自律的重要建設平臺。同時,相關政策與環境的導向,急需強有力的組織與舉措對此加以規范,以逐步培育市場約束機制。行業管理機構還應從信息披露、審計和評級管理以及教育等方面完善制度,逐步培育對行業的約束機制。行業機構實施自律管理,負責對行業主體執行監管的情況及財務、風險管理信息的披露情況進行自律檢查,組織管理經驗交流,并代表行業向監管機構就行業監管等問題提交合理化建議,并對行業主體違反監管政策和自律規則的情況,按規定給予處分。
三是完善管理體制。當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管理體制的發展中,最為核心的問題是行業組織發展緩慢,更多時候是用管理與發展群眾文化的理念,而不是用市場及產業化的理念去發展與管理藝術品市場。行業管理的缺位,導致政府的管理職能不能落實,市場管理定位不清晰,阻礙市場發展的瓶頸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