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前景德鎮饅頭窯重建 將再現“元青花”魅力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6-13]
景德鎮6月11日電(王昊陽)6月11日是中國文化遺產日,當天景德鎮元代饅頭窯窯爐奠基重建,并擬于今年10月在景德鎮瓷博會期間試燒,它將穿越800年歷史重現“元青花”與元釉里紅瓷的驚世魅力。
饅頭窯是中國北方流行的一種窯爐,最早出現在西周晚期,東漢時技術成熟,至元代興盛于景德鎮,隨后因制瓷技術的進步而逐漸消亡。在景德鎮珠山遺址和湖田瓷窯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均發現大量饅頭窯的遺存。
為復原元代攣窯與燒瓷技術,重鑄享譽世界的“元青花”和元釉里紅瓷,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召集多位窯爐與制瓷專家,開始重建饅頭窯,以元代歷史為參照,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復原元代饅頭窯。
6月11日上午,在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內,景德鎮市文物局局長江華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胡家旺等人握揪揮土,舉行元代饅頭窯窯爐奠基儀式。胡家旺是景德鎮著名的“把樁師傅”,相當于燒窯制瓷的總指揮,他告訴記者,饅頭窯也稱馬蹄窯,由北方工匠傳至景德鎮,北方燒窯用的燃料是煤,而南方用的燃料是松木,二者產生的火焰與溫度都有較大差別,饅頭窯在歷史演化過程中,存在直焰式至半倒焰式、從柴燒到煤燒、從北方至景德鎮的三大蛻變方式。
景德鎮元代饅頭窯由江西陶瓷研究所設計,國家文博研究員周榮林以及景德鎮攣窯師傅余云山等人多次討論,對窯爐煙囪、建材等各種問題進行反復研討,最終達成一致。
據悉,景德鎮元代饅頭窯將于今年10月建成,并于景德鎮瓷博會期間進行試燒,屆時將再現元瓷的輝煌魅力。
元青花瓷是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并使景德鎮一躍成為中世紀世界制瓷業的中心。在2005年7月12日倫敦舉行的拍賣會上,一只繪有鬼谷下山圖案的元青花罐以約2.3億元人民幣的天價拍出,震驚全球。(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