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僅200余人現場見證《富春山居圖》臺北“合璧”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6-04



      前日,“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開幕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在分離360年后,分藏海峽兩岸的《富春山居圖》首次“合璧”展出,成為兩岸關注熱點,長沙知名收藏家羅玉其專程赴臺北參加了此次特展。昨日,剛從臺北回到長沙的羅玉其,向本報獨家講述了他第一時間看到《富春山居圖》“合璧”的情景和感受。

      提前6天到臺北等著看展覽

      5月26日,離開展還有6天時間,羅玉其就來到了臺北。羅玉其告訴記者,此前他在臺北的集郵愛好者朋友幫他拿到了展覽首日進場的貴賓證,這是只有海內外媒體記者、文化名人和高層政府官員才能拿到的入場資格證。

      “《富春山居圖》在分開360多年后,才終于實現歷史性合璧,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公開呈現在世人的面前??梢哉f,這次‘合璧’的意義早已超越書畫藝術范疇,是兩岸人民在歷史、文化、民族層面上的一次‘心靈相約’?!绷_玉其說,“能在第一時間親眼見到《富春山居圖》的合璧,我激動得幾天都沒睡好!”

      僅200余人現場見證首次“合璧”

      根據安排,6月1日上午10時,“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晶華宮正式開幕。但上午9時不到,羅玉其就和幾位臺北的收藏家朋友等在了晶華宮之外。當天,臺北的氣溫很高,10多分鐘后,羅玉其就感到后背已經汗濕了。

      “這身汗當然和天氣有關,但最主要還是因為緊張和激動?!绷_玉其告訴記者,當時場外站滿了外地游客和臺北市民,大家都爭相前來目睹名畫,卻沒辦法進到場內,因為6月2日開始,《富春山居圖》才在臺北故宮正館中最主要的書畫展覽室210陳列室與公眾見面。因此,作為第一批見證人,他覺得自己特別幸運。

      羅玉其回憶說,6月1日當天參加合壁儀式、現場見證了《富春山居圖》合璧的只有200余人,連記者證也分成了幾個等級,允許拍照的記者也只有少數幾個。

      連聲感嘆“太美、太神奇了”

      簡短熱烈的開幕式之后,大家迫不及待地來到臺北故宮博物院二樓展館內。

      “畫卷太美、太神奇了!”走進館內,只見來自浙江省博物館的《剩山圖》和來自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無用師卷》兩卷并列放在一個逾16米長的恒溫恒濕大通柜中,《剩山圖》在前,《無用師卷》在后,兩幅畫卷雖然獨立裝裱,但前后呼應山水相連,風采絲毫不減,羅玉其禁不住感嘆起來。

      “和我見過的眾多名作相比,《富春山居圖》的山水尤其優雅細膩,每看一遍都能發現新的細節,體會到不同的韻味。這幅畫里面充滿了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情懷?!绷_玉其感慨地說,由于年代久遠,畫作的墨跡已有些許黯淡和消退,但這絲毫掩飾不住它的光彩。

      遺憾的是,由于展館內不允許他們拍照,羅玉其沒能留下自己和名畫的合影。

      3D《富春山居圖》實現真正合璧

      而在一樓展廳內,還有一幅活的“富春山居圖”,畫面中江水流淌,墨色張揚如新。這里舉辦的是“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新媒體藝術展。

      羅玉其告訴記者,由于《富春山居圖》當年被火燒成兩截后,分別裝裱、各自成畫,已經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璧”。但館方獨具巧思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模擬圖卷合璧后的情景并疊加了黃公望其他作品以及中國山水畫的一些意境和手法,最后通過3D技術呈現到40米長的電子屏上,讓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隨后,他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紀念品商店里看到,以“山水合璧”為圖案或元素的各種紀念品如茶杯、鼠標墊等,已開始成為游客們搶購的對象。

      眾多臺灣名人在郵票上簽名

      在畫卷展出的前一天,也就是5月31日,羅玉其和他的收藏家朋友們,應邀參加了連戰宴請前來出席特展開幕式的中共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的歡迎晚宴。晚宴上,他分別請連戰、蔣孝嚴、王金平等12位臺灣知名人士在他收藏的《富春山居圖》珍藏版郵票上簽字。

      “當時就有臺灣收藏家出180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0萬元)想買這些有簽名的郵票,我一口回絕了。臺灣知名人士在大陸發行的郵票上簽名,這是兩岸友好關系的歷史見證,多少錢我也不賣?!绷_玉其告訴記者,國家郵政局2010年3月2日發行了這套珍藏版郵票,他當天就在郵政局排隊買了多張?!半m然郵票的面值每張只有18.6元,但意義重大,我希望一直珍藏起來?!弊髡撸河浾?陳暄

      新聞資料

      情牽兩岸的《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傾力構制的曠世名作,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筆墨清潤,意境簡遠,布局疏密有致。

      《富春山居圖》始畫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完成于至正十年(1350年)。到了明清之際,《富春山居圖》為收藏家吳洪裕所得。清順治七年(1650年),吳氏病危,彌留之際要將它火焚殉葬。他的侄兒從火中搶出,此時長卷已有五尺被燒毀,余下部分則被燒成兩段。前段恰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被命名為《剩山圖》;后段經過精心修復裝裱,將董其昌的題跋從畫尾移至畫首,跋中寫明此畫系黃公望為好友無用禪師所作,因此后段被稱作《無用師卷》。

      《剩山圖》長51.4厘米,目前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館;《無用師卷》長636.9厘米,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讓《富春山居圖》合璧展示,是兩岸各界人士多年的心愿。

      2010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全國“兩會”中外記者會上回答臺灣記者的提問時,深情談起《富春山居圖》:“我希望兩半幅畫什么時候能合成一整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庇纱?,《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出再次引起了兩岸民眾的強烈關注。

      在浙臺文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1月16日,浙臺文化界在浙江省富陽市簽署備忘錄,浙江省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于2011年6月1日至9月25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

      聽說《富春山居圖》就要合璧展出的消息后,2011年2月,溫家寶總理在與網友在線交流時表示,“希望經過兩岸人民的共同努力,終有一天會實現一個更高的愿望,就是讓一個完整的、統一的中國的河山得以實現,讓一個完整的《富春山居圖》永遠合璧在一起?!?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