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辦奢侈品展覽 文化凈土“商”得起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5-31]
今日,一場品牌時尚秀——《藝術時空之旅》將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拉開序幕。一邊是世界奢侈品牌,一邊是展現泱泱五千年文化的殿堂,提前參觀的許多媒體記者都覺得二者不搭調。對此,國博副館長陳履生笑言:“明年將迎來建館百年慶典的國博與157歲的路易威登相比,還很年輕?!?
“類似這樣的展覽要花很多錢”
當路易威登全球主席及行政總裁賈世杰身著正裝,在別人的攙扶下,一蹦一跳地出現在《藝術時空之旅》發布會現場時,臺下眾人發出善意笑聲。這位品牌負責人一臉嚴肅地解釋說:“我的腿受傷了,但我堅持到北京參加如此重要的發布會,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兩種文化遺產的碰撞?!?br/>
陳履生的發言則直切主題:“特別說明一下, 這是國博重新開放后首次與品牌合作。很多人很好奇為什么博物館要舉辦這樣的展覽,我們要反映的是歷史與文化并存的概念,悠久的歷史是以文化創意為支撐的,而路易威登自1854年創建以來,有很多影響旅行歷史的代表性原創與體現藝術情感的各種設計?!?br/>
對于“錢”的話題,雙方都巧妙地做了回答?!拔覀儼倌甑墓に囀菬o法用金錢購買的,而且我們擁有對文化的激情,至于錢,是最后一位考慮的?!毕鄬τ谫Z世杰的兜圈子,陳履生則更直白:“類似這樣的展覽要花很多錢,但這些不是品牌和我們最關注的,展示文化才是目的?!?br/>
“商”了凈土,挨罵卻獲益
記者探訪發現,品牌展處處透著奢華:昏暗的展廳內,專門用玻璃鏡子拼了一個不規則展室,一段小石頭爆炸后飛行軌跡的影片循環播放著;知名旅行家胡安·安東尼奧和查爾斯·貝斯特的旅行箱被擺放在展柜中,上面粘滿了酒店標簽,上海浦江飯店與北京六國飯店的古老行李標簽赫然在列;鮮少亮相的品牌發展文獻手稿與名人物件一一到訪……不時有身著制服的工作人員輕聲提示“這里不允許拍照”,嚴格程度堪比文物大展。
一位媒體記者小聲嘀咕:“怎么看都像是廣告展,與國家博物館的地位不太相稱?!?br/>
其實,近期類似的事件還有不少。曾經被人們視為文化凈土的博物館、古建筑、大學等紛紛被“商”。故宮、承德避暑山莊被傳設私人會所,太廟內舉辦商業活動明碼標價等內容頻繁占據各大論壇熱議話題。然而,被“商”后的獲利者是誰?以清華真維斯樓為例,事件引發爭議后,真維斯品牌回報率明顯增加,其微博粉絲量一周之內增加2000余人。
這些地方“商”得起嗎
對于文化頻繁參“商”行為,專家看法不一。
陳履生在微博里說,清華大學因為將第四教學樓冠名“真維斯樓”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實際上有人出錢掛個牌子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要多出一點錢。華盛頓的國家肖像館和美國藝術館的建筑是華盛頓歷史最久的建筑,排名第三,有人出了2億多美元,建了個兩樓之間的庭院,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在美國的一些美術館中,每個展廳都以捐資人的名字命名,也沒有什么問題。只是中國人不太習慣,慢慢就會習慣了。不能什么事情都依靠國家。讓有錢的人為公共文化設施破費一點,回報他們一些榮譽感,也是應該的。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在其著書中提到,美國華盛頓郵報稱,當代美國的博物館已經成為新的城市廣場,舉辦從爵士音樂會到教育研討等各種活動,沒有任何別的場所能夠像今天這樣的博物館一樣,把各種不同的人聚集到一起?!安┪镳^的宗旨應該是傳播文化和推廣教育,這樣能保證博物館的嚴肅性。國有博物館要起到文化和教育的功能,相關的私有商業活動,必須服從這個主題?!?br/>
“純商業的東西不能進入到類似大學、博物館這類凈土中,這些機構隨意商業化,實際上是一種‘不務正業’?!北本┐髮W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說,“一些商業品牌喜歡到博物館、古建中舉辦品牌推廣的活動,這實際上是不應該的,這些地方是提供公益文化推廣的,而不是發布廳?!?br/>
中國人民大學教師周孝正認為:“決不能一切都向‘錢’看,市場經濟是好事,市場社會卻是‘惡性互動’,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各單位和部門都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些凈土應該保持純粹性?!?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