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真藝術”告別粗制濫造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5-10]
(記者吳越)藝術品復制不再是“粗糙”、“山寨”、“假冒”的代名詞,作為一項印刷門類,它憑借先進的工藝和別具慧眼的挑選,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精品藝術。不久前,第三屆中華印制大獎頒發的藝術品復制大獎基本上代表了兩岸四地及東南亞地區華人印刷的最高水平,在近千件參賽作品中,金獎空缺,上海市美術印刷廠選送的唐卡《喜金剛》獲銀獎,雅昌公司選送的《中國畫院長卷》等獲銅獎。
記者從上海市美術印刷廠副廠長戚忠華處了解到,“喜金剛”是西藏薩迦派唐卡最具代表風格的題材之一,喜金剛藏名音譯杰巴多布,主尊藍色,八面四足十六臂,以喜金剛為主角的唐卡畫面人物眾多而精微,色澤繽紛亮麗,需要先用一臺3.8億像素的掃描儀為原作底本“拍照”,再用專業色彩管理軟件對畫作中的上萬種顏色逐一分解、識別;緊接著,再由印刷廠里具有“火眼金睛”的老師傅對分解出的色彩作修正,然后由數碼打樣機打印出畫稿;最后,所有的畫稿送回西藏薩迦縣描金、裝裱,包裝入匣。
戚忠華了解到,由他們制作的高仿真唐卡藝術品已經得到當地藝術界、宗教界的認可,并被指定為西藏日喀則地區及珠峰文化節指定禮品。這讓印制組的師傅們感到為滬藏合作貢獻出了一份力量。記者獲悉,上海美術印刷廠瞄準的這一前端領域在創新市場方面頗有見地,一方面制作了齊白石的《蝦》、程十發的《長春》等中國國畫限量復制品禮品,一方面還開拓了手絹畫《高山流水圖》等特殊定標與傳統工藝相結合的具有收藏價值的新型藝術品,展現出這家老字號印刷廠獨特的功底和風韻。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