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唯一御賜媽祖寶印在天津展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4-24]
天津4月24日電 (劉家宇)中國現存唯一御賜媽祖寶印24日在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的天津天后宮首展,同時展出的還有龍鳳紋飾正脊大吻、清版媽祖經卷、光緒年“有求必應”銅面牌匾、元代石香爐等天后宮館藏文物。
為紀念天后媽祖誕辰1051周年,天津首屆媽祖文化展今日在天后宮揭幕。展覽由天后生平圣跡、天津天后宮歷史、天后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天津皇會”的保護與傳承、中國天津媽祖文化旅游節等五部分組成,通過236件實物展品和300余幅圖片,全景展示天津近700年的媽祖文化淵源。
首次展出的清嘉慶帝御賜媽祖寶印,為一方8.7厘米見方的鎦金銅印,上刻“天津天后宮天上圣母之寶印”,是已知海內外現存唯一御賜媽祖寶印。寶印曾流落民間多年,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輾轉回到天后宮。
據天津天后宮管委會副主任段德融介紹,天津天后宮原名天妃宮,民間俗稱娘娘宮,敕建于元公元1326年,由元代皇帝下令、朝廷出資興建。當年“敕建天后宮”的牌匾,至今仍掛在天后宮山門之上。此次展出的“天津天后宮天上圣母之寶印”及龍鳳紋飾正脊大吻,既是天津天后宮“皇家官廟”說的實物例證,亦是媽祖信仰被朝廷認可的體現。
段德融還特別介紹,首次展出的光緒年“有求必應”銅面牌匾,由民間信眾自發贈送,表明民眾對“娘娘”的崇拜已由“護海女神”向多元、寬泛的守護神轉化,成為福佑萬方、有求必應、無所不能的居家保護神和城市保護神。
段德融說,隨著歷代河海運輸的興盛與華僑華人的海外發展,媽祖信俗已經傳遍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天津天后宮已先后與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及港澳臺地區30余家媽祖宮廟締結了至親宮廟關系,見證了“世界媽祖同一人”的一脈相傳和“天下信眾共一家”的骨肉親情。(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