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內畫載體鼻煙壺 期待產業提升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4-22
      4月15日至18日,由河北省文聯、中國(香港)內畫院及河北省內畫藝術研究會共同舉辦的“中國內畫藝術保護與發展研討會暨《中國鼻煙壺》雜志首發式”在河北省深州市舉辦。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內畫藝術,在不斷增加的市場需求下,既面臨著良好的發展契機,也在創作、傳承及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諸多難題。如何繼承和發揚我國內畫的精湛技藝,整合京、冀、魯、粵內畫流派資源,挖掘創新思路,提升內畫藝術內涵,成為內畫業界關心的話題。

      冀派內畫年產值約10億元

      據介紹,中國內畫藝術以鼻煙壺為發端,興起于清代中晚期。這項藝術門類綜合了料器、書法、繪畫等諸多藝術元素,幾乎涵蓋了所有手工藝行業的精湛技藝,是我國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并在實踐中形成了京、冀、魯、粵四大內畫流派。

      深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邊廣信說,四大內畫流派均起源于北京,以冀派居首。目前,冀派內畫畫師云集地為河北衡水及周邊所轄各縣市區。從事冀派內畫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及其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達4萬人,是四大內畫流派中從業人員最多的地方,內畫業年產值約10億元,成為衡水當地的龍頭型文化產業。

      2006年6月7日,冀派內畫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作為冀派內畫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州內畫藝術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其從業人員達1萬余人,年創產值近億元,涌現出了以內畫藝術家張增樓、內畫企業家王立軍等為代表的內畫藝術從業者。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內畫藝術家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在國際上的聲望與日俱增。

      2005年春節,在英國舉辦的中國文化周上,中國內畫院院長張增樓作為中國藝術代表應邀參加。他的內畫表演吸引了英國觀眾和英國華夏協會的濃厚興趣。經推薦,他的3個作品參加了英國皇家微型作品展,實現了中國在微型化藝術上的突破。2006年6月,張增樓受邀為英國女王繪制肖像鼻煙壺,作為生日賀禮。除此之外,張增樓還專門為多位國外重要元首政要繪制肖像鼻煙壺作為國禮贈送。

      鼻煙壺拍賣屢創佳績

      在研討會上,一些專家表示,從1994年北京翰海拍賣公司率先拍賣35件鼻煙壺開始,鼻煙壺在各大拍場上屢創佳績。1996年,清乾隆粉彩鼻煙壺在北京翰海拍出104.5萬元的價格;1997年,清代玻璃胎畫琺瑯彩鼻煙壺在香港蘇富比以167萬港元成交;1999年,北京翰海秋季拍賣會上,清乾隆粉彩描金葫蘆鼻煙壺以115.5萬元成交;2005年,紐約佳士得推出的鼻煙壺專場上,88件拍品中僅一件流拍,其中清乾隆御制琺瑯彩西洋人物圖鼻煙壺以550萬元成交,成為當時鼻煙壺拍賣的高價紀錄;2010年5月28日,邦瀚斯于香港第一次舉辦了鼻煙壺專拍,上拍作品140件,成交率達100%,實際成交額6600萬港元,是估價的3倍多——其中,一件銅胎畫琺瑯彩鼻煙壺以928萬港元成交,開創了鼻煙壺拍賣史上的最高價格……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歐洲等一些國家以中國鼻煙壺為主要藏品的收藏家不在少數。不少國外收藏者認為,鼻煙壺尺寸雖小,但其選材考究、做工精細、內涵豐富,而且鼻煙壺在拍場上屢破紀錄,進一步證實中國鼻煙壺擁有不低于大物件藝術品的巨大藝術收藏價值。

      “在國內收藏市場異?;鸨慕裉?,鼻煙壺收藏市場漸漸由國外向國內發展。特別是隨著藝術品拍賣中心的轉移,鼻煙壺交易轉向香港,除了一些鼻煙壺的老收藏家外,也不乏中國內地的新藏家參與競拍。在最近的競拍會上,一些中國藏家有意把中國藝術品帶回國,因為鼻煙壺市場背后有強大購買力作為他們收藏珍品的后盾,那些愿意以高價收購優質、稀有和原產地鼻煙壺的新藏家正在躍躍欲試?!?冀派內畫創始人王習三的弟子張增樓、盧俊為、艾琦和王春光4位內畫藝術家對記者說。在這次研討會期間,這4位內畫藝術家的4件作品被拍賣,拍品最低成交價格4.5萬元,最高為18萬元。

      諸多難題尚待解決

      中國民協副主席、河北省文聯副主席鄭一民對記者說,內畫藝術作為我國傳統藝術門類,其獨特的選材、獨到的制作工藝以及獨有的藝術魅力足以使其傳世,而作為內畫載體的鼻煙壺,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更令內畫具有巨大的收藏價值。但目前鼻煙壺的收藏市場以及產業發展面臨著種種問題,如規模較小、影響力也較弱,一批堅守這一傳統藝術的藝術家的作品缺少宣傳和推廣,其學術成果也鮮有交流的平臺。另外,整個鼻煙壺產業還面臨著資金短缺、融資困難、內畫藝術優秀創作人員匱乏等問題。

      張增樓說,盡管冀派內畫從業人員很多,但真正能成為藝術家的、其作品達到一定收藏層次的創作人員很少,整個河北省也就不足百人,深州也就十幾個。因此,冀派內畫要得到較高層次的發展,還需要在傳承人才的培養上下大工夫。

      有專家表示,包括鼻煙壺在內的我國多種傳統藝術品傳承至今,面臨著“如何給藝術品本身賦予新時期的實用性”的課題。一些專家說,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一部分工藝品中的精品不僅面臨手藝失傳,更面臨難以取得市場占有率的危機。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