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西漢大司馬墓預計今日開墓門 兩千年前漆器如新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4-11
      兩千年前的西漢張安世家族墓地,已經發掘的十幾座古墓均遭盜劫,又一扇神秘的墓門即將開啟!這座古墓是否完整封存?墓主是不是張安世本人?背后蘊含著怎樣的西漢文化?昨日下午,央視對西漢張安世家族墓發掘過程進行直播,用內窺鏡探測后在耳室內發現疑似漆器的陪葬品,初步揭開這座漢墓的神秘面紗。根據進度,預計今天打開墓門,最終的謎底很快揭曉。

      規格高:

      唯一完整漢列侯墓

      張安世的家族墓地位于陜西鳳棲原,面積約61600平方米。家族墓地是在張安世死后御賜的,是唯一完整的漢列侯墓。墓地核心即為張安世墓園,面積約3個半籃球場大,迄今已出土珍貴文物2000余件。

      據專家介紹,張安世家族八代顯赫,都居高官。張安世是著名漢代酷吏張湯之子,經歷了昭帝、宣帝時代,為人謹慎小心,漢武帝時,因其記憶力強,擢為尚書令,遷光祿大夫。漢昭帝即位,拜右將軍,因輔佐有功,封富平侯。昭帝死后,他與大將軍霍光謀立宣帝有功,拜為大司馬。

      從2008年開始,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即對張安世的家族墓展開發掘,目前已經發現了包括張安世、張安世夫人以及后代在內的12座墓葬,還有兩座墓葬M1、M2號待發掘。家族墓地出土了大量珍貴隨葬品,僅張安世墓就有6個同藏坑,坑內分別陪葬有木俑、陶俑、車馬等,另外還發現有祠堂建筑,目前已經清理出了700余件俑,墓葬級別堪比漢王。如此高規格的墓園在已發掘的漢代考古中較為少見,因此文物部門準備把張安世家族墓建成遺址博物館。

      據陜西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張仲立介紹,鳳棲原墓地是具有典型意義的漢代官宦世家大族家族墓地。祠堂建筑基址、大量彩繪陶俑和一批標準器意義的金玉銅鐵瓷陶重器及絲麻織物痕跡,尤其是高等級御賜彩繪車輛等重要文物的出土,有重大學術意義。

      設備靈:

      內窺鏡全角度旋轉

      昨日專家重點探測的是張安世主墓東邊200多米的M1號墓。從外觀看,M1號墓至今仍保留著兩扇非常完整的封門,極有可能未被盜墓賊“光臨”過。此墓由墓道、耳室和墓室組成,內窺攝像頭昨日對耳室做了一次特別的“胃鏡體檢”。耳室類似于儲物室,很多隨葬用品即放在耳室。

      為最好地保護文物,考古人員啟用了高科技裝備——類似于胃鏡的“內窺鏡”,他們通過“內窺鏡”查看墓室內的狀況,還可以拍照,這樣在打開墓室之前,就可掌握古墓中的文物情況,可提前為文物準備好保存環境。據現場負責人介紹,“內窺鏡”的探頭可以360度旋轉,所探測到的景象可以通過考古人員手中的顯示器顯示出來。探頭的有效距離是40厘米至1米之間。

      葬品美:

      畫著漢代流行圖案

      考古人員昨日對磚尋找縫隙,先把塑料管放進去,探頭進入到管子里面就進入墓室了。內窺攝像頭伸入塵封2000多年的墓室,作為墓主人身后“儲物間”的耳室內,隱隱約約看到有陪葬品,漆器的流線形的花紋清晰可辨。專家初步判斷,耳室確實原封未盜。

      考古隊現場發掘負責人丁巖通過探頭探到的景象,初步判定看到的物品是彩繪顏色的鮮艷漆器,“上面畫著漢代非常流行的一個圖案,應該代表美好的祝愿?!?br/>
      此后,考古隊員又將攝像頭伸進M1墓藏的主室里面,發現了新的物品。丁巖判斷可能是器物上的金屬環,這種器物在貴族家中比較常見。

      根據進度,預計9日就會打開墓門,所有謎團都將一一揭開。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