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兩張潘天壽名作異地出現 5800萬起拍的畫是真是假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4-11
      兩張潘天壽的《雁蕩山花圖》一張在北京展出,一張在杭州拍賣

      5800萬起拍的畫,是真是假

      記者 葉涵

      讀者馬先生幾天前給本報記者爆料:浙江省省直拍賣行將在4月23日舉行一場拍賣會,在這場拍賣會上,有一張潘天壽的《雁蕩山花圖》起拍價高達5800萬元人民幣,最高估價達8000萬元人民幣,省直拍賣行的宣傳頁上寫著:此畫1965年送北京人民大會堂鋪壁,1988年再度回歸杭州故里,現藏于大華飯店。

      馬先生說,很奇怪的是,他剛剛去過北京的國家博物館,在國博正在舉行的潘天壽藝術大展上,竟然有一張跟大華飯店所藏一模一樣的《雁蕩山花圖》正在展出。據他所知,這張《雁蕩山花圖》是杭州的潘天壽紀念館借給國博展出的。這就讓他很納悶:難道潘天壽先生畫過兩張一模一樣的《雁蕩山花圖》?還是其中有一張并非真跡,只是一張復制品?

      記者仔細查看了馬先生送來的省直拍賣行宣傳頁上的《雁蕩山花圖》,宣傳頁上介紹此畫尺幅為縱122厘米、橫121厘米,左下題字“雷婆頭峰壽者草草”、右中題字“雁蕩山花六三年玉蘭開候,壽?!蓖瑫r,美術界人士也認為這張畫是潘天壽很有代表性的杰作。

      既然《雁蕩山花圖》是潘天壽先生的代表作,假如此次拍賣的是真跡,那么5800萬元的起拍價倒也不算太離譜,但問題是還有一張一模一樣的《雁蕩山花圖》還在國博展出,那這張要拍賣的《雁蕩山花圖》能保證是真跡嗎?記者隨即展開調查。

      調查第一站:省直拍賣行

      記者首先聯系省直拍賣行,詢問了此畫是否被專家審定為真跡,為何起拍價如此之高,此畫的賣方究竟是誰等問題。

      一位姓袁的女性工作人員答復說:“《雁蕩山花圖》是經過我們的專家審定后,給出了5800萬的起拍價,我們認為這個起拍價是合理的,但是很抱歉,賣家的信息我們不能透露給媒體,我們只能說,此畫現在藏于大華飯店?!?br/>
      調查第二站:大華飯店

      記者來到目前這幅畫的保管地大華飯店。大華飯店的辦公室主任俞國偉對記者表示:“我們所知道的,都已經在拍賣宣傳頁上介紹了,現在這幅畫在我們的庫房里,有一張復制品掛在酒店的大堂,其他事宜我并不清楚?!?br/>
      記者提出,1988年的時候,有沒有飯店的員工見證了這幅畫的回歸,還記得當時交接的一些細節。俞主任表示飯店的總經辦主任潘寶良是目前飯店最老的員工,可以去問問他,但是當時他不在辦公室,可以第二天聯系。第二天早上,記者電話聯系上了潘寶良,說明事由后,表示要當面采訪。但是潘主任說:“我是上世紀80年代初就進飯店了,可是1988年的時候我還只是個小工人,對這事也只是聽說過,哪里有自己參與交接的機會,我所知道的,跟宣傳頁上寫的是一樣的,你不用跑來當面采訪我了?!?br/>
      調查第三站:潘天壽紀念館

      說來也巧,藏有另一幅《雁蕩山花圖》的潘天壽紀念館其實離大華飯店并不遠,就在飯店的斜對面,走路也只用5分鐘的時間。記者離開大華飯店后,馬上來到潘天壽紀念館。

      由于大部分作品都借給國博展出,潘天壽紀念館目前是閉館狀態,但按了門鈴之后,有工作人員給記者開了門。記者把這張拍賣宣傳頁拿給館里的工作人員看,他們一眼就看出這張《雁蕩山花圖》跟他們借給國博的是同一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這張《雁蕩山花圖》是1984年潘天壽的家人清點家中書畫后,捐獻給文化部,然后由我們來代保管的,至于大華飯店那張《雁蕩山花圖》是怎么來的,我們就不清楚了?!?br/>
      記者隨后電話詢問該館館長高天民,他表示:館藏的這張肯定是真跡,至于大華飯店那張,自己沒見過,不好說,但有可能是水印木刻(簡稱“水印”)的。

      調查第四站:某潘天壽研究專家

      經過分析,記者發現疑點就在1965年這個時間點上,這幅畫既然是1965年送人民大會堂的,那么究竟是經誰手送到人民大會堂的,是不是潘天壽本人?1965年的時候,當時的美院有沒有水印木刻技術來復制這么一張畫?有沒有可能是潘天壽真的畫了兩張一模一樣的《雁蕩山花圖》?

      在向美術界資深人士打聽后,記者聯系上了杭州一位潘天壽研究專家,但出于各方面的考慮,該專家并不愿意公開透露自己的姓名。跟這位專家見面的時候,他對記者說:“就我個人觀點看來,當時送畫到人民大會堂,肯定是省美協一起收集,不會是潘天壽自己去送的,而當時美院已經有了水印木刻技術,潘天壽拿出一張水印送過去是有可能的。而且我看過紀念館的那張《雁蕩山花圖》,那張圖我覺得不是水印的?!?br/>
      調查第五站:時任省美協秘書長朱奇

      這位專家認為畫不是潘天壽自己送去人民大會堂的,那么當時畫是經誰手送的呢?于是記者電話采訪了1965年時任浙江美協秘書長的朱奇先生。

      朱奇先生說,沒錯,《雁蕩山花圖》就是經自己手送北京人民大會堂的,當時哪位畫家的畫可以被掛到人民大會堂,是件很光榮的事情。與《雁蕩山花圖》一起送的還有潘天壽的一張荷花圖,以及余任天的作品等。朱奇說,在他的印象中,潘天壽應該畫過三幅《雁蕩山花圖》,主體結構是相同的,只是畫面的小細節有所區別,粗看上去就是一模一樣的,而送人民大會堂的是他看到的第二幅,至于第三幅是何時見過,已經記不起來了。

      記者問潘天壽送過來的《雁蕩山花圖》有沒有可能是水印,朱奇說,在他的印象里,縱122厘米、橫121厘米的大畫,當時還不能被水印,送人民大會堂的《雁蕩山花圖》應該是真跡。

      調查第六站:水印畫的親歷者徐銀森

      那么,當初在美院搞水印木刻的老師對這事還有沒有印象呢?記者通過辛苦尋找,終于找到了當時美院水印木刻作畫的親歷者徐銀森。徐銀森的說法讓記者大吃一驚,他說:“《雁蕩山花》的確有三幅,但并不是朱奇先生說的主體結構一樣的三幅,而是畫面內容不同的三幅。而水印這么一幅尺幅大的畫,當時的技術已經成熟了。潘天壽拿出來水印的《雁蕩山花圖》,是他最滿意的一張《雁蕩山花圖》,也就是潘天壽紀念館所藏的這張。當時這張圖的水印品大概出了80多張,現在我家里還有2張。但你要問我是不是1964年或65年水印的,我也記不太清楚了,但在(上世紀)60年代進行水印是肯定的?!?br/>
      徐銀森最后對記者表示:“要判斷大華飯店所藏的《雁蕩山花圖》到底是不是水印品,很簡單,只要大華飯店將庫房里的這張圖拿出來,我們做過水印的看一看就判斷出來了。既然這張畫4月21日要拿出來預展,那么到時候我們就去看,真相怎么樣,到時候就清楚了?!?br/>
      大華飯店與潘天壽紀念館所藏的《雁蕩山花圖》,到底是一張是真跡另一張是水印,還是兩張可能都是真跡?預展的時候,美術界人士將如何評論這張畫?5800萬起拍的《雁蕩山花圖》,到時候又會有誰將其買走呢?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