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藝術品份額化引爭議 文化金融創新要創在"點"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4-07
      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藝術品“份額化”交易引起的軒然大波,給剛剛起步的文化金融蒙上了一層陰影。其實,問題的核心不是文化金融該不該創新,而是怎樣創新,怎樣創新在“點”上。

    文化產業是金融服務的一塊新領地。文化企業渴盼“資金”,可文化人不太懂“金融”,文化產業“融資”瓶頸亟須打破;金融機構有“錢”,卻不了解文化產業,不敢輕易涉足。因此,現在文化金融創新的“關鍵點”,應該是建立文化和金融彼此信任、順暢對接的新機制。

    從前,銀行等金融機構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工商企業,制度和政策都是按工業生產的規則制定的,都符合“重資產”企業的要求;而現在,不論是產業規模還是資質條件,文化企業都與工業企業大不相同――一無土地,二無廠房,大多是“輕資產”。文化金融從無到有,從最初的行政“拉郎配”到文化金融完美融合,處處都需要創新。近年來,文化金融創新已經起步,而且小有成效:幾大銀行與文化部的“部行合作”、版權抵押貸款、文化無形資產的評估……每一個環節都是創新,都閃動著破解難題的智慧。

    未來,文化產業要走出“小天地”,融入國民經濟“大環境”,“十二五”還要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必須要有金融的支持,如此才能做大做強,形成規模和集聚效應。而且,金融支持還應貫穿于文化企業從初創到成長再到成熟的全過程。

    金融支持文化產業,不是靠強勢資金和高深運作吞噬文化,而是要尊重文化發展的規律。比如藝術品應有相對的完整性以及審美和鑒賞價值,當信息不對稱或者藝術品鑒賞水平不足時,超越現階段的金融創新就可能會誤入“歧途”。藝術品在短短兩個月內瘋漲17倍,顯然不符合文化發展的規律。當價格被炒得如“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時,文化金融創新也偏離了發展初衷,其本質是借創新之名、行投機之實。

    當然,創新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有時會有“失誤”,全社會應保持些寬容和理性,為創新營造寬松的“試錯”機會。這其實對有關監管部門也提出了新挑戰:要有創新的思維和方法,收放自如、張弛有度,而不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簡單粗放管理??傊?文化金融創新才剛剛開始,天地廣闊,只是創新的步伐還要穩一些,不管是企業還是管理部門,都要“創新”在最需要的關鍵點上。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