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藝術屬于大眾還是大款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4-02]
4月1日,有著百年歷史的西安易俗社在停演十年后重新開唱秦腔。380元一個普通座位、8000元一間豪華包間的價位公布后,輿論一時嘩然。人民日報報道,易俗社劇場負責人表示,票價是在考察了德云社、劉老根大舞臺等知名劇場后敲定的,目的是要“讓人們真正認知秦腔的價值”,劇場的定位是“高級秦腔會所”,是“高端人士進行政務、商務交流的地方”。
微語錄:作為風光一時的古老劇種,秦腔已不復當年風采,打出“天價牌”,顯然也是老劇場自救的無奈之舉。應該承認,場所的特殊性,伴隨著附加而來的身份感,可能會招來一些人,但秦腔這種最草根的民間劇種,一旦養在普通人無法進入的“深閨”,它還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嗎?秦腔是大眾的藝術,不是大款的藝術,振興秦腔,關鍵是要讓秦腔真正“吼”起來。
在湖南衛視“2011快樂女聲”啟動發布會上,因《忐忑》成名的龔琳娜受邀出任“音樂指導”,引起不小議論。對于選秀,龔琳娜真的忐忑了:“之前從沒關注過選秀活動,覺得選秀的舞臺跟我沒有太大關系?!辈贿^她準備和選手們一起分享專業院校里學不到的聲樂技巧:“我要把她們帶到大自然中去,用心靈去演唱!”
微語錄:7年前,“超女”出世,把我們帶入了“草根造星”的時代;而幾個月前,曾經默默無聞的旅德女高音歌唱家龔琳娜,因一首頗有些自娛自樂意味的“神曲”爆紅網絡,掀起了全民翻唱的狂潮。這一次,“超級神曲”加盟“超級女聲”,不知會產生什么樣的化學效應,但竊以為龔琳娜在臺上為人師的同時,也應該考慮一下個人的后續發展問題。畢竟,回看這幾年來,從超女中走出來的“超級巨星”,還有幾個風光無限。
來自南方都市報的消息,29日深夜,由音樂人高曉松、張亞東、小柯、崔健等人發起的“華語音樂作者維權聯盟”正式成立。譚盾、谷建芬、劉歡、李海鷹、陳少琪等多位兩岸三地知名音樂人加入,表示要“自己捍衛自己的作品”。發起人高曉松表示,將在本周末與音樂人坐到一起討論解決方案,而與百度的碰面會在下周初進行。
微語錄:文學界和百度的維權糾紛尚未見分曉,為音樂維權的音樂人也在蓄勢發力。事實上,侵權對音樂人的觸動來得更早,2005年,唱片公司利益的代表組織——國際唱片業協會就向百度發出了律師函,隨后,百代、 環球、華納、索尼四大唱片公司提起聯合訴訟,但最終黯然收場。如果說這次集體維權與多年前的那次控訴有何不同,那就是公眾態度的轉變和社會輿論的推動力。任何維權都是困難的,支持正版,人人有責。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