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人民日報:書畫偽證何時休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3-25
      吁請國家設立專項工程,建立中國書畫乃至中國文物與藝術品的畫家數據庫

      連日來,書畫假鑒定,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在我看來,這是十分無奈的事。

      中國書畫博大精深,意境悠遠,但卻不斷被人攪擾。數千年書畫史中,造假的身影,幾乎從未消失過。以至于,中國書畫在國際市場上,被學術界視為“畏途”。蘇富比與佳士得等國際拍賣公司的拍賣圖錄上,都明確表達,對所拍賣中國書畫真實性“免責”。這個“國際慣例”,又被國內所有拍賣公司完整復制。所以,中國書畫在藝術品市場,常常如一個渾小子,其“壯舉”能贏得擊掌叫好,其“劣跡”卻沒人承擔責任。


      學術界做了一些工作,但收效甚微。一些學術機構管理松懈,放任少數個人,利用公共資源牟取私利;一些博物館下屬機構對外開展鑒定業務,為了賺錢,指鹿為馬;一些專業人士越界作為,信口開河;一些專業出版機構聽錢擺布,在藝術大師的“全集”里塞私貨。

      還有,一些藝術家親屬出偽證,甚至提供讓贗品進入市場的通道;一些藝術家的學生出偽證,所述的創作場面逼真,無從查證卻難以推翻;一些史論界、鑒定界人士作偽證,頭頭是道,卻大多為主觀武斷之辭;一些拍賣機構及其人員作偽證,所提供的圖錄在“免責”的前提下,信誓旦旦。

      這種失控的狀態,致使一些不法之徒肆意而為,贗品叢出,假拍不斷。收藏界為了防范贗品,聚焦于那些來源可靠、出版權威的藝術品,為真假問題大出其手,而不顧藝術水平的高低。這易攻難守的局面,已經影響中國書畫市場的未來。

      從中國書畫市場的未來計,從中國書畫創作的未來計,從中國文物與藝術品市場的未來計,從中國收藏業的未來計,從中國老百姓的高端文化生活需求計,吁請國家設立專項工程,建立中國書畫乃至中國文物與藝術品的畫家數據庫。

      這個數據庫應當是清廉的,它可以為市場服務,但不能被市場操控;這個數據庫應當是嚴肅的,其來源是清晰的,其手段是先進的,其方法是科學的;這個數據庫應當是公開的,是經過討論、推敲的。贗品讓國家蒙羞,讓市場受累,讓大家吃苦,不能再這樣任其折騰下去了。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