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亞洲現代當藝術究竟有多好?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3-18]
“亞洲藝術周(Asia Week)”下周末將在紐約盛大開幕,而北京和香港的拍賣季也即將來臨,ARTINFO中國決定來比較一下亞洲現當代藝術作品與其他類型的藝術作品的投資回報率。為此,我們以指數圖表的形式列出此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和東南亞)繪畫作品與早期大師、印象派與現代藝術、戰后與當代藝術、美國藝術中的繪畫作品的拍賣成績,以作出比較。我們將從全球數十家拍賣行得來的數據進行匯總,每一圖表包含該類型中100位最熱門藝術家的拍賣數據,將1985年的指數定為100,并以此為基礎。從指數圖表中很容易便可看出,2008年以前亞洲藝術一直表現甚佳。戰后及當代藝術的平均年回報率為19%,非亞洲藝術類為10%到15%,而亞洲藝術的平均年回報率達到27%之高。
“亞洲藝術周(Asia Week)”下周末將在紐約盛大開幕,而北京和香港的拍賣季也即將來臨,ARTINFO中國決定來比較一下亞洲現當代藝術作品與其他類型的藝術作品的投資回報率。為此,我們以指數圖表的形式列出此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和東南亞)繪畫作品與早期大師、印象派與現代藝術、戰后與當代藝術、美國藝術中的繪畫作品的拍賣成績,以作出比較。我們將從全球數十家拍賣行得來的數據進行匯總,每一圖表包含該類型中100位最熱門藝術家的拍賣數據,將1985年的指數定為100,并以此為基礎。從指數圖表中很容易便可看出,2008年以前亞洲藝術一直表現甚佳。戰后及當代藝術的平均年回報率為19%,非亞洲藝術類為10%到15%,而亞洲藝術的平均年回報率達到27%之高。
亞洲現當代藝術看上去有如高科技股票的指數圖表。中國畫家趙無極、張曉剛、曾梵志在成交價和成交量上都表現極佳,Francis Newton Souza、Maqbool Fida Husain和Sayed Haider Raza則是20世紀印度藝術中的三位大家。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和奈良美智則在亞洲藝術專場拍賣會和全球綜合當代藝術拍賣會上都有上佳表現。必須指出的是,20世紀90年代之前亞洲當代藝術沒什么拍賣紀錄。
戰后及當代藝術這一高調的藝術類型,其指數由安迪•沃霍爾、弗蘭西斯•培根和馬克•羅斯科引領,與亞洲藝術極為類似,都在2005至2008年有極佳表現,在2009年遭遇重創,而在2010年大幅度復蘇。
印象派及現代藝術這一類型多年來保持著火爆態勢,擁有畢加索、莫奈、雷諾阿、馬蒂斯等拍場明星。在20世紀80年代末尤為出色,直到1991年遭遇下滑,與其他類型一樣,在2010年有較大幅度的恢復。
美國藝術包括17世紀至20世紀初的藝術,如蔡爾德•哈薩姆(Childe Hassam)、約翰•辛格•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和喬治•奧基弗(Georgia O’Keeffe)等人的作品,這一類型在21世紀頭10年初期有適度上漲,在2008年后緩慢復蘇。
早期大師作品卡納萊托、勃魯蓋爾、魯本斯和倫勃朗是這類中的翹楚,在市場上的表現相當于安全可靠的藍籌股,年回報率相對適中,成交量也相對低。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