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故故、宮哥爆紅網絡 博物館變"微博控"是否跟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3-16
      “男,1925年10月10日,天秤座,家住北京市東城區?!蔽⒉┥线@樣一位自我介紹的用戶不是一位古稀老人,而是故宮博物院。借助時下“微博熱”,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都紛紛改頭換面、開設微薄,在網上吸引了大批粉絲。

    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進入免費時代以后,如何改變以往嚴肅、刻板的陳舊形象,提升服務質量,成了一個大問號。微博上,故宮和國家博物館一改往日莊重形象,親切示人,受到大批網友追捧。故宮在微博上貼出“這里,有最新鮮、最及時、最靠譜、最給力的故宮”的標簽,不少與網友的互動都十分親昵,被網友們親切地稱呼為“故故”和“宮哥”。

    微博會給傳統博物館帶來什么改變?會不會只淪為一時跟風?南方日報記者采訪了文博業內人士的看法。

    很潮故宮微博粉絲多過明星

    故宮的騰訊微博如今已有超過278萬的聽眾,從今年1月1日開通至今,粉絲量一直暴漲,“人氣比很多當紅娛樂明星都高”。

    據監測,故宮微博開通第一天聽眾就達到20萬,聽眾日增長量最高時達到40萬,相當于故宮11天的游客數量。故宮2010年共接待游客1277萬人次,目前故宮微博開通一個月來的聽眾數已經超過2010年全年接待量的十分之一。

    故宮的微博以官方形式亮相,但言語和口吻非常個性化。這兩天,故宮在網上發言“為云南盈江的同胞祈福,為日本人民祈福!即使地球怒了,希望我們心中有愛,天災面前,常懷悲憫之心?!痹谂c網友的相互問答時,故宮還語氣調皮“呵呵,我的神啊……”諸如此類的口吻讓網友們感覺故宮很“潮”。

    故宮微博不光介紹文物和展覽信息,開設“捐獻文物榜”、“老照片”等欄目,不間斷發表和故宮有關的歷史故事,引人入勝。比如在“捐獻文物榜”上,網友們可以讀到大收藏家張伯駒捐贈《平復帖》成為故宮鎮館之寶的故事;在“老照片”欄目中,網友看到1924年溥儀與大文豪泰戈爾在故宮御花園合影的老照片,這些帖子都吸引了成百上千網友跟帖。

    國家博物館在微博上自稱“博哥”,每日為幾十萬“聽眾”廣播,不斷挑起聽眾們的參與熱情:比如在“國博揭秘”單元里,就會時不時扔出關于藏品的一些小問題,引發網友猜想。近日,又拿出了一件藏品詢問:“這件雕塑大家是否都很熟悉?還能記起它的名字不?”原來,這是潘鶴的雕塑《艱苦歲月》。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