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另類“海外回流”:流散海外中國藝術品回歸祖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3-01

    “海外回流”,這個專指流散海外的中國藝術品回歸祖國現象的術語,雖然更多的是用于古代書畫瓷器等文物藝術品,但是在最新的收藏領域——中國當代藝術——竟然也適用。這次春拍蘇富比在香港將推出的尤倫斯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專拍,就是一個代表性的例子。

    這與中國當代藝術誕生時獨特的歷史背景有關。作為一種前衛藝術,當時的中國當代藝術以獨特姿態出現,挑戰主流意識形態,只有西方藏家較早著手系統收藏,其中不乏出于商業目的的淘金客。這兩年隨著中國當代藝術行情暴漲許多人紛紛出貨。僅以蘇富比香港為例,從2007年的“仕丹萊專拍”,到2009年拍賣“薩奇收藏”,再到2010年秋拍那個來自瑞士藏家的收藏專拍,不斷有歐美“收藏家”在國際拍賣場上把他們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送拍,在這個最新的收藏領域里形成了一股“海外回流”潮。

    不過,那些人包括在2007年秋天在歐洲菲利普斯推出第一個推出此類專拍的法伯,雖然藏品頗具規模、拍品也十分重要,但許多圈內人并不覺得很意外,因此,對市場的沖擊遠遠比不上這次的專拍,因為尤倫斯就像周鐵海所說的,是西方僅有的稱得上收藏家的兩個人之一,而另一個就是鼎鼎大名的烏利·???。

    于是媒體一番鼓噪也就很自然了:有的人重彈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西方陰謀論”的老調;有的則振振有詞地反證尤倫斯創辦當代藝術中心(UCCA)是為了商業炒作,有的煞有介事地預言當代藝術市場難以承受西方的拋盤,有的則聲稱尤倫斯退出中國將轉投印度當代藝術。前兩年圓明園銅獸首拍賣,曾經引發許多大眾媒體對“海外回流”現象作了眾多離題萬里的報道,與此相似,上述那些對西方藏家、藝術市場的國際動向的種種激憤的言說背后,暴露的同樣是扭曲的心態和自信心的闕如。其實,蘇富比歷年的拍賣紀錄證明,所謂西方藏家的拋盤,并沒有令當代藝術市場垮臺,反而刺激了其走向理性、成熟,一些中外機構借此還迅速形成了他們的收藏雛形??梢詳嘌?,尤倫斯收藏分批出售也好、UCCA或轉讓或關閉也好,無損于中國藝術市場的大局。

    倒是尤倫斯從收藏中國藝術,轉而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再成立基金會、創建UCCA,直到要轉讓UCCA、分批出售藏品,整個過程可謂一個另類的“海外回流”的過程。與文物藝術品不同,當代藝術作品缺乏美術史的定論,其市場定位的確認總是伴隨著系統的運作。盡管這樣的前因后果并非尤倫斯深思熟慮的事先設計,但其中卻有許多必然規律,值得今天的中國藏家特別是機構藏家認真琢磨學習。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