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擬建開放式漢代長沙國遺址保護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3-01]
長沙2月28日電(記者 肖前輝)始建于公元前200多年的漢代長沙國王陵區遺址有望建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讓普通民眾有機會一睹漢墓及漢代的神秘風采。為更周全而有效地保護漢長沙國王陵區,長沙將啟動遺址保護區建設,并力爭3年內對外開放。
歷經200多年的漢長沙國,立都臨湘(今長沙),轄今湖南全境及黔、桂、粵、贛等省各一部分,先后由13代計14王統治。馬王堆二號漢墓墓主利倉為長沙國丞相,其夫人正是聞名世界的馬王堆一號漢墓墓主辛追。此外,賈誼曾為第五代長沙王吳著的太傅。
漢代長沙國王陵區遺址,位于長沙望城縣與岳麓區接壤處。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長沙文物部門集中發現了一批漢代長沙國王陵,這是中國繼陜西漢唐帝陵、洛陽東漢帝陵和北京明、清帝陵之后又一次重大考古新發現。目前已累計發現漢代長沙國王陵墓27座,分布在南起岳麓區天馬山、北至望城縣風蓬嶺沿湘江西岸一帶。
漢長沙國王陵規模之大、數量之多、規格之高,全國罕見,對探索長沙國的歷史地理、廓清長沙國的文化面貌,以及長沙的歷史定位至關重要。
盡管發現的27座長沙國王陵墓尚未發掘,但早在2006年,同屬王陵區的望城風蓬嶺一號墓,就曾出土珍貴的金縷玉衣,而墓主人也被確定為西漢末年某位長沙王后。這讓漢長沙國王陵遺址保護區的啟動更令人期待。
長沙市文物局透露,目前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詳細規劃方案正在制定當中,將盡快劃定保護范圍,明確核心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區。為保護文化遺產,有部門還建議將漢長沙國王陵區整體納入法定的保護范疇。
曾專題實地調研漢長沙國王陵區遺址的長沙市市長張劍飛表示,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內涵,歷史越悠久,文化越厚重,要本著對百姓負責、對后人負責的精神,高度重視遺址保護工作。(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