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古籍善本收藏“虛熱” 專家:市場投資需“投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2-28
      最近古籍善本收藏大熱,一部宋刻孤本《鉅宋廣韻》拍得1300萬元,一部清代名人批校版《戰國策》又拍得800萬元。但昨天,上海圖書館專家在今年首期 “文匯講堂”上冷看善本收藏熱,認為這一市場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投資,更需“投智”。

      作為國家文物鑒定委委員、全國古籍保護專家委委員、上圖研究館員,陳先行曾于2000年代表上圖從美國購回翁同 舊藏善本共80種,其中宋刻本11種,總價450萬美元,當時約合3600多萬元。今天看來,這是一筆富有前瞻性的交易,陳先行表示,“再多加一個零,恐怕還得爭搶”。統計顯示,去年我國古籍善本收藏成交額達到歷史高點,已破2.4億元。

      善本收藏是否存在“價格虛高”?據介紹,僅去年就有10件上億元的中國書畫作品成交。因此,從橫向比較看,一些宋刻本或特殊版本非但不貴,其潛在價值可能還被低估了。據了解,國內目前所能找到的宋刻本總量不超過1200本,多數已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清刻本近兩年見得較多,但隨著時間推移,必然越來越少,市價也正上揚,通常一冊少則一兩千元,多則兩三萬元。


      然而,陳先行及周德明等研究館員同時指出,在熱鬧的善本收藏市場上,真正懂書、愛書的藏書家少之又少。國內一些省級圖書館打出“待客服務、鑒定版本”的招牌,館內所謂的“版本學家”也不怎么內行,有時甚至出現失誤,貽笑大方。當前,國內對古籍善本研究還不夠重視,常常直接套用某些現成的善本書目,而這些書目本身存誤不少。

      專家直言,另一種“虛熱”表現在古籍善本收藏理念還較落后,不少人只是為投資而收藏。事實上,善本需保護,更需好好利用。專家表示,善本是好書,具有文物和文獻的雙重價值,不可僅將其視作可以升值的文物,更應投入才智加以充分研究,發揮其古典文獻價值,這樣才能支撐起整個善本收藏界的健康發展。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