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緙絲藝術家再迎挑戰 明代瑰寶《百子圖》開始修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2-28



      繼半個月前成功修復明代緙絲精品《群仙祝壽圖》之后,蘇州市禎彩堂的緙絲藝術家們又迎來了從業歷程中的一次空前挑戰——修復另外一幅更加殘缺的明代緙絲藝術瑰寶《百子圖》。近日,禎彩堂負責人陳文向記者展示了這幅待修復的藝術珍品。

      《百子圖》高210厘米,寬170厘米,是一幅大型緙絲作品。畫面上有100位栩栩如生的童子,他們或顰或喜,或博弈撫琴,或玩耍談天,形態各異,生動傳神,中間還輔之葫蘆、牡丹、仙鶴、麒麟等喻意吉祥的吉物珍禽,體現了古代緙絲極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價值。


      遺憾的是,在經歷了400余年的時光更迭后,這幅藝術珍品受到了較大程度的破壞,破損區域達50余處,每個區域內又有數量不一的不規則小洞。藏家曾遍訪名家修復此作,但無論是傳統裝裱還是織補,都無法完美體現這幅古代精品的藝術價值,曾經歷時十五個月成功修復明代緙絲《群仙祝壽圖》的陳文便成為了這項工作當仁不讓的人選。

      陳文對于緙絲修復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緙絲是中國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它不僅彰顯著藝術價值,更蘊含了文化的精髓。用緙絲補緙絲才能做到修舊如舊?!毙迯筒煌趶椭?,為了體現與原作的完美融合,要嚴格按照原作的“DNA”檢測結果進行修復,每一道程序都極其考驗修復者的藝術功底。

      修復中,首先要對原作進行整型,在熟悉原作繪畫風格的基礎上加以經緯密度的科學測量,并從原件上取樣對絲線的色彩、粗細等進行專業檢測。接下來,還要對修復圖案進行試織比對,再按原件的技法要求和習慣進行修復。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修復色澤的統一性,所采用的每根絲線都要經過傳統方法的染色、“去光”、比對、試織后才能使用?!懊恳徊蕉急仨毦珳?,稍有差池,就得返工重來?!标愇倪@樣解釋修復的難度。據了解,本次修復將由5位緙絲高手組成團隊,預計用1年時間完成。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