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評:美術館等免費開放 文化惠民的大手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2-23
      免費開放 文化惠民的大手筆

      ●2008年—2010年,中央財政撥付免費開放專項補助52億元;

      ●2009年底,全國免費開放博物館1743個;

      ●2008年至2009年,接待觀眾8.2億人次,平均每館的觀眾量比免費開放前增長50%;

      ●2009年全國舉辦展覽14057個,與免費開放前的2007年比,增幅達82.82%;

      ●2011年1月26日,文化部、財政部下發通知,要求在2011年年底之前,國家級、省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

      2月21日,本報記者在“百度”中輸入“博物館免費開放”,電腦顯示相關信息多達1330余萬條——這件事情,顯然已成為公眾生活中不可忽略的熱點。

      2003年5月18日,在這個國際博物館日,杭州市園林文物局所屬的國有博物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在不斷的爭議中,2007年11月6日,湖北省博物館成為中西部地區免費開放“第一家”。

      博物館免費開放,是國際大勢,也是群眾文化需求的必然。順應時代、順應民意,2008年1月,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下發通知,啟動了博物館、紀念館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向社會免費開放的工作。

      根據國家文物局提供的數據,截至2009年底,全國1743個博物館如期全面實現免費開放,未列入免費開放名單的文物建筑及遺址類博物館,則采取向學生、殘疾人、軍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減免門票費以及特定時間向全體公眾免費等多種形式的門票優惠政策。

      彰顯執政為民的文化責任

      免費開放,可以理解為政府為公眾的文化消費埋單——政府向博物館購買文化產品,無償提供給公眾,以保障其文化權益。

      說起來簡單,但這是一張怎樣的賬單呀?

      全國31個省市區,1743個博物館免費開放。2008-2010年,僅中央財政撥付免費開放專項補助就達52億元。全國地方各級財政結合各自實際,也切實落實了免費開放所需地方經費。據統計,僅2008年至2009年,各省級及以下財政累計安排配套經費10.48億元,有效保障了全國博物館免費開放工作的順利開展。江蘇、浙江等省還制定了民辦博物館補助辦法,對社會團體、企業或個人等興辦的博物館免費和低價收費的,由財政經費根據參觀人數和展覽數量等予以補助。

      面對如此龐大的文化賬單,試問,環宇之內有幾個政府能有如此的氣魄?如果不是出于對文化“軟實力”的深刻認識和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尊重,怎會出臺免費開放的政策?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后日漸敦實的經濟,如果沒有對民眾文化需求的重視,憑什么為百姓埋單?

      關注文化民生,增強文化自覺,擔起文化責任,博物館免費開放是執政為民理念極佳的注腳。

      滿足普羅大眾的文化需求

      免費開放使更多的群體走進博物館,接受文化的浸潤,其中低收入群體、老人、外來務工人員和殘疾人等觀眾群體明顯增加。紹興魯迅紀念館的陳勤館長對本報記者說:“免費開放后最大的受益者是未成年人和外來務工人員?!痹擆^原來的門票是成人80元,學生40元,擋住了大量學生和打工者。如今,不僅本地的學生,連周邊地區的學校也將這兒當成了“第二課堂”,而那些打工者更是興高采烈,因為他們回到家鄉后,可以眉飛色舞地講述從博物館中了解到的魯迅了。

      免費開放政策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贊譽。正如湖北省博物館的一位參觀者在意見簿中的留言所說的:“免費開放是惠民利民的實事,是黨的十七大精神實實在在的落實?!眱赡陙?,博物館累計接待觀眾8.2億人次,平均每個館觀眾量比免費開放前增長了50%,有些省份和博物館觀眾量達到免費開放前的數倍。浙江省文物局局長鮑賢倫在近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免費開放之初的“爆棚”、“井噴”期已過,觀眾人數現已趨于常量,呈現小幅波動整體上揚的趨勢。國家文物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觀眾量基本保持在大型館日均約3000人次,中型館約500-600人次,小型館約200人次。

      免費開放還激發了公眾參與博物館服務的主動積極性。如重慶紅巖聯線(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已登記在冊的志愿者有996人,湖南省博物館免費開放后新增的635名講解員中志愿者就占了621名。這些志愿者主動協助維持參觀秩序、提供講解咨詢等,有效緩解了免費開放后各類服務人員短缺的狀況,也增強了博物館與社會的互動,提高了博物館的親和力。

      事實證明,免費開放深得民心。

      激發博物機構的文化創新

      改善基礎設施,改造基本陳列,增加臨時展覽,拓展服務項目,提升服務水平――免費開放不僅使廣大公眾受益,而且激發了廣大博物機構的文化創新的意識。

      “免費不免服務”,這是博物館的共識。走進博物館后,哪怕很小的不便都可能引發觀眾對博物館很大的不滿,所以細節決定成敗。前不久,國家文物局對全國144個免費開放的博物館進行了問卷調查,統計顯示:免費開放以來,這些館共新增觀眾存包位4479個、休息椅8365個、紀念品銷售處183個、餐飲服務處79個、廁所376個;多數博物館增設了殘疾人通道和輪椅等設施。

      僅僅硬件提升還不行,吸引觀眾、留住觀眾更重要的是內容。廣大博物館樹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理念,盤活館藏文物藏品資源,積極推動館際交流,努力提升基本陳列水平,增加臨時展覽數量,開展各種服務活動。

      2009年,全國博物館共舉辦陳列展覽14057個,比2008年增加5577個,增幅達65.77%,與2007年相比,增幅更是高達82.82%。如寧波博物館2008年12月以來在充分挖掘本館資源的同時,從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以及英國等地引進展覽,先后舉辦臨時展覽20余個,使市民能就地領略多樣性的文化魅力;該館還開展了“文明在寧波--流動博物館走向社會”活動,制作流動展覽,先后走進寧波市社會福利中心、市聾啞學校、恩美兒童福利院和駐地部隊等,使各種社會群體共享文化遺產。

      在博物館免費開放全面鋪開的第三年,2011年1月26日,文化部、財政部下發通知,要求在2011年年底之前,國家級、省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這無疑是繼博物館免費開放后的文化惠民的又一大手筆。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