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乾隆箋紙價過十萬 書畫收藏市場"洛陽紙貴"(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2-14



      乾隆箋紙價過十萬 老宣紙刀刀破萬

      老畫天價頻出,老紙張也值錢了!乾隆三十年的灑金發箋紙,在剛剛結束的保利拍賣會上以10.64萬元成交;在北京琉璃廠里,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生產的宣紙,一刀(即100張)叫價至少2萬元左右;連有霉斑的宣紙也受市場追捧。老紙大熱,除了市場水漲船高外,與其存量稀少、具有鑒定的資料作用也有關。不過,市場人士認為,老紙也是雙刃劍,鑒定書畫光以紙張年代為依據反容易被誤導。

      現象:“紙齡”未達30年也價格大漲

      “幾乎所有的老紙都火了”,一名對歷代古籍頗有研究的收藏者發現,古籍專場中的老宣紙拍賣結果令人咋舌,動輒數萬元。

      另一名在北京的市場行家透露,在北京琉璃廠里,老紙身價大漲,別提清代民國的宣紙,連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生產的、僅有20多“歲”的宣紙,一刀(即100張)叫價也至少要2萬元左右,他就曾以1.6萬元的“同鄉價”買下一刀。而乾隆年間的冰紋蠟箋紙,一張尺寸不過40厘米×60厘米左右,價格就可達數萬元。

      觀察近年的拍賣市場可發現,老紙高價頻現的時間始于2007—2008年左右,與書畫市場的上漲勢頭基本同步,市場人士認為,老紙的行情被書畫市場托起。事實上,老紙一般被列入古籍拍賣專場中,正是因為其具有古籍的紙張美和稀少的特質,特別是箋紙(舊時的信札用紙)更為玩家所追捧。

      據悉,目前拍賣市場上可見的老紙多產于清代和民國,年代最早的應該是乾隆紙,而明朝紙極為少見。

      老紙是鑒定的重要依據

      另一方面,老紙也是鑒定書畫的重要依據——紙張存在的年代與畫作存在的年代是否吻合,比如有收藏者曾在市場上見到一件“雍正御筆”,其紙張年代卻為乾隆年間,由此就已可判斷該件“御筆”不可能是真跡。

      另外,在近現代大名家中,不少畫家如李可染、傅抱石等都曾長期訂購專門的紙張創作,而張大千、啟功、唐云、黎雄才等名家喜歡搜羅老紙作畫,這也是鑒定畫家某個時期作品的重要依據之一。

      不過,書畫行家陳俊明認為,由于歷代紙張品種眾多,少有行家能對歷代紙張進行系統的分類,只能憑經驗直觀判斷紙張的年代。而且,好的老紙并不多見,難以用來作為鑒定資料。

      提醒:市場上存在老紙造假畫

      “老紙也是雙刃劍”,收藏者胡義成認為,老紙既可能是一件書畫作品的“加分題”,又可能是書畫的“軟肋”。比如曾經在拍賣市場上出現一件乾隆的畫作,紙張是金粟山經紙,價格比乾隆的普通作品高出一大截,原因就是金粟山經紙是乾隆的御用紙,也是鑒定乾隆親筆的重要依據;大名家如用知名老紙創作,作品價格也能大為提升。

      墨香新舊是判斷依據

      然而,市場上也存在利用老紙造假畫的現象。不過陳俊明認為,老紙的價格不低,對于造假者來說,高價的“高仿品”才有利潤空間,而“高仿”的難度很大,需要造假者的書、畫、印章都非常頂尖,成本更高;而這種造假一般不能“空穴來風”,需要有原作作為對照臨摹。因此,這種“老紙假畫”不可能多流通于市場中。

      “紙張僅僅是鑒定書畫的間接依據”,廣州藝拍牟翔認為,利用老紙造假只能騙過那些過分相信老紙的人,欺騙不了真正的行家,他認為對付“老紙假畫”的方法之一就是判斷墨香是新是舊?!凹垙堅阼b定一件書畫作品時并未起決定性作用”,書畫研究員朱萬章強調,鑒定書畫要考慮多方面因素,關鍵還是書畫作品本身的時代風格、個人風格等。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