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推民俗文化 “跟著俊鳳剪窗花”引關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2-10]
承德2月7日電(張帆)“剪紙是剪刀的語言,剪紙的靈感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不能淡出人們的生活”。7日,已至正月“破五”,而河北承德的“石氏剪紙藝術館”里卻依然熱熱鬧鬧、年味正濃,十幾個人正圍著民間工藝美術家石俊鳳學習剪窗花。
走進剪紙藝術館,游客就被各式各樣的剪紙作品所吸引,“吉祥花卉”、“連年有余”、“龍鳳呈祥”等等具有滿族特色的剪紙大小有千余幅,最具特點的是十二生肖,惟妙惟肖,惹人喜歡。來自北京的一位游客感嘆道:印象中一直認為窗花就是剪個小貓、小狗、花草之類的,沒想到有這么多精品之作,太了不起了,今天也要和石老師學一手。
“現在剪紙的用途很多,包括一些電影道具、背景,還有裝飾畫等等。高中時沒時間,現在放假了來學習,一是培養自己的興趣,二是回去可以教我的同學”。河北工業大學的一位女生說。而一位小朋友在媽媽的陪伴下,在紙上認真的畫好了心目中的兔寶寶,雖然他的剪刀用的還不是很靈活,但那認真勁著實可愛。
“來這學習剪紙是免費的,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只是想讓更多的人來認識和了解這種傳統的手工藝,為推動民俗文化的發展盡一份力”。石俊鳳介紹,自己出生豐寧剪紙世家,姑姑石淑珍1997年參加了河北電視臺春節晚會,現場表演了剪紙春牛圖,反響很大。2011年,承德市旅游局整合全市年節文化、旅游、體育、餐飲等涉旅資源和產品,首次推出頗具情趣的“跟著俊鳳剪窗花”這一民俗文化活動。
石俊鳳,1965年出生,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其作品內容既有人物風情和傳統故事,又有動物、花鳥、風光。創作手法多用單色表現,以劈毛纖細均勻、線條流暢自然見長,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她的剪紙作品曾3次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和20多項國家、省級大獎,先后到美、德、法等10多個國家交流剪紙藝術,部分精品被國家級博物館以及西班牙國王等外國政要收藏。她創立的“石氏剪紙藝術館”充滿濃郁的民間藝術格調,每年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前來參觀。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