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博物館走進“微博時代”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2-10
      最時尚的面孔

      博物館走進“微博時代”

      (記者丁肇文)如今,伴隨著中國網民“織圍脖”風潮的興起,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越來越多的國內知名博物館也都紛紛推出自己的官方微博,一步跨入“微博時代”。

      記者在新浪微博中搜索“博物館”和“博物院”發現,分別有451位和29位用戶的名稱中包含這三個字,其中真正由博物館機構開通并得到認證的微博將近20個。而在騰訊微博中,類似的博物館微博也有幾十個。在這些微博中,名氣較大的不僅有四川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西漢南粵王博物館、深圳博物館等地方博物館,也不乏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等國家級的博物館。

      在人們的印象里,博物館大多是古老、神秘、莊嚴的,而微博里的博物館卻是一副現代、開放、時髦的面孔,比如騰訊上的故宮微博資料為“男,1925年10月10日,天秤座”,其自我介紹更是別有一番味道:“這里,有你看得到的,看不到的故宮;這里,有你想知道卻不曾了解的故宮;這里,有你關注的,感興趣的故宮;這里,有最新鮮、最及時、最靠譜、最給力的故宮?!?br/>
      從鎮館之寶、文物推薦到歷史掌故、文博知識和展覽活動介紹,微博里的博物館說的依然是有關文物的那些事,但是畢竟用的是最時髦的傳播方式,于是又多了些“國博揭秘”、“藏品點播”、“春節猜謎”、“寶貝數字串串燒”這樣精心包裝、順時應景和互動性強的話題。

      此外,微博還成了博物館與粉絲們交流的新平臺,比如前不久國家博物館門前豎立孔子雕像引起了網民的熱議,于是國博通過微博第一時間公開解釋了為何豎立孔子雕像:孔子在中國家喻戶曉,歷代被稱為“圣人”,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國文化的名片,在國際社會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對于傳統的博物館跨入微博時代,網友表示出了很大的熱情。故宮和國博的新浪微博粉絲目前分別達到了34867人和12032人;而在騰訊微博中,其“聽眾”更是分別超過了160萬和100萬個。不少網友還表示被“萌”到,并直呼這是自己見過的“最可愛的官方微博”,有網友更是親切地將故宮稱為“故故”和“宮哥”。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