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資機構需引導藝術品市場平穩過渡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1-31]
在投資領域,任何一個新的概念出現,都會有一個‘概念渲染’的過程。這其中,優點被夸大,缺點被埋沒。
與其他投資行為一樣,文物藝術品份額化交易也是機遇與風險并存。在投資領域,任何一個新的概念出現,都會有一個“概念渲染”的過程。這其中,優點被夸大,缺點被埋沒。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盲目的熱捧,導致市場火爆,到了一定階段自然產生泡沫,市場才會理性下來,然后投資者吸取經驗,市場逐步走向正軌。
其實,普通投資者在藝術品投資中,對投資的興趣程度超過藝術品本身,大部分人對于所推出的藝術品知之甚少,在這種情況下,投資名家大作、跟風大投資機構就成為一個看似保險的選擇。所以,在藝術品份額化交易這一市場初始階段, 有必要讓一些大的資本或者投資機構進入,引導市場平穩發展過渡,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另外,交易所需要多推出一些藝術品資產包。
這就能讓投資者避免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即便是這個賠了,也許那個就賺了,分散了普通投資者的風險。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不要將藝術投資當成快速盈利的工具,保持理性投資心態極為重要,這和投資股市是同一個道理。(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文化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喻文益)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