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評論:中國當代藝術的意義何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1-27
      中國當代藝術在今天幾乎已是人人皆知的名詞。尤其在藝術界,好消息和壞消息幾乎都和它有關。正像評論家朱其所說:“這個詞越來越像一個籮筐,好像什么東西只要扔進去,都是當代藝術。它在中國正在變成一個沒有標準的時髦標簽?!?br/>
      尤其當資本介入后,當代藝術成了制造“天價”神話的基地。在商業化的推動下,當代藝術開始朝時尚產業發展,在認識上也很混亂,各種說法和做法擾亂了視聽。因此,常常有學生問我“什么叫當代藝術”、“當代藝術的意義又在哪里呢”。既然這個問題有急需定義和討論的必要,我今天就在這里先做個發言。

      當代藝術的時間指向

      直接從字義上看,“當代”可理解為當下的、正在發生的,與“過去的”、“傳統的”相對。一般來說,國外美術機構都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藝術統稱為“當代藝術”。但就像一些西方理論界更喜歡將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西方藝術稱為“西方當代藝術”一樣,各種時間概念的說法背后都有美學和文化學意義上的判斷理由。

      譬如,在西方藝術史的情景狀態中,“反現代主義藝術”的美學特征是當代藝術出現的先決條件?,F代主義是什么?簡單地講,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美術史上出現的以藝術本體語言研究為前提的各種形式主義流派和思潮,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熟悉的野獸派、立體派、表現派、未來派、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流行主義、照相現實主義等等。雖然它們的主張和實踐各不相同,但都否定內容對形式的約束,以精英的姿態宣布與傳統表現法則的徹底決裂,探索和追求新的藝術形式,創造純形式語義的“現代”藝術。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為藝術而藝術”。而當代藝術首先就是反對這種就事論事的精英主義觀念和形式主義的終極真理,追求不斷創造和反叛,崇尚個體意義的價值實現。其次,則是意欲顛覆建立在形式敘事上的現代主義傳統,力圖消解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鴻溝,主張藝術返回到社會現實中去。

      這里變化的主要契機,是“二戰”引起的人對生存價值的思考。于是,西方習慣把“二戰”結束作為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在時間上的分水嶺,然后依據文化取向和美學訴求的異同,將19世紀中期到二戰前的藝術稱為“現代主義藝術”,其后的則稱為“后現代主義藝術”或“當代藝術”。

      從嚴格的意義上,西方學界則將舉辦于1969年的“當態度成為形式”展覽視為當代藝術的起點,因為正是該展強調了:無論是作品、觀念,還是過程、狀態、信息等藝術形式,最終都是為了表達藝術家的立場和態度。從此,藝術家對現今狀況所作的意識判斷,成為當代藝術展開工作的基礎,“當代藝術”一詞正式出現。

      然而,在中國,“現代主義藝術”和“當代藝術”這兩個概念并沒有被明確定義過。面對各種藝術現象,結論也不一致。最典型的觀點有三種:一種是將上世紀80年代的藝術看作是“現代藝術”,將上世紀90年代的藝術理解為“當代藝術”;第二種觀點是直接將過去三十年出現的實驗藝術看作是“當代藝術”;第三種則以藝術現象和藝術風格為依據,認為“當代藝術”涵蓋了政治波普、新生代、潑皮藝術、卡通藝術等。這幾種結論無法統一的現狀,是由中國藝術本身短暫的發展歷史所決定的。對于發展中國家和藝術史曾發生過斷裂的地區來說,情況的確總會復雜得多。

      當代藝術的類型和風格

      當然,“當代藝術”不僅是一個時間概念,還是一個類型或風格的概念。人們之所以要在某種藝術的命名過程中銘刻下年代的痕跡,一定是這個時代無論是社會還是藝術、包括類型和風格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在這個意義上,當代藝術事實上指的是某些具體類型和風格的藝術,如抽象表現主義、極簡主義、波普藝術等風格的藝術,以及裝置、行為、景觀、影像等類型的藝術。通常與這些類型搭邊的,都被歸入了當代藝術的陣營。

      西方的藝術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發生了非常重要的變化??梢哉f,延續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主要藝術形態,如繪畫、雕塑,包括一部分工藝美術,都退居二線,而反映高科技時代、信息時代的藝術樣式走向前臺。它們的共同特征是“觀念在先”,如行為藝術、裝置藝術、環境藝術等。由這些大類又產生了偶發藝術、光效應藝術、攝影藝術等。英國當代藝術史家貢布里希認為:“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的最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實驗性?!?br/>
      此外,當代藝術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它能夠直接地表現、描述或再現一個事件,可以切入當代社會的一些重要問題,比如性別問題、種族問題、身份問題以及個人生存狀態問題等。甚至更大一點的環境問題、宗教問題、地緣政治問題和人類文化格局問題,都可以在觀念藝術里進行表現。而它們的表現幅度、廣度和深度,是包括繪畫和雕塑在內的傳統藝術遠遠不能與之相比的。當然,傳統型的藝術并不甘居邊緣,就以繪畫為例,雖然被邊緣化了,但人們并不甘心。多方位、多層次的探索,諸如對各種新觀念、新技法、新材料運用的可能性的試驗,一直在進行著。在上世紀80年代,由于新表現主義繪畫在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興起,當時一些樂觀、保守的評論家甚至認為會迎來繪畫的復興,繪畫會重新成為主流的藝術形式。但是這種情況并沒有出現。上世紀90年代后,觀念藝術不斷得到新的發展,諸如電腦藝術、計算機版畫、多媒體藝術等也不斷充實著觀念藝術的內容。

      就世界藝術發展而言,現在有很多跡象表明,早期的、本來具有強烈的文化反叛特征的觀念藝術,如裝置藝術、表演藝術等,已越來越大眾化、風格化、樣式化。但與此同時,當代藝術還在其無限的推進中試圖尋找一種非藝術的社會形式和日常生活形式,以期不斷拓展藝術語言的邊界、形式和領域。

      當代藝術的評價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當代性。從這個意義而言,當代藝術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和概念,而當代藝術在取代了“前衛藝術”、“先鋒藝術”等概念后,就意味著成為一種最先進的藝術方式。它不僅承載了前衛、先鋒的意義,而且自然而然地具備了一個與傳統對立的身份。這種身份決定了它需對現存的一切重新審視,關注當代人的生存狀況,從視覺的角度介入現實,反思現實,批判現實。

      當代藝術特別在意藝術作品在它所處的時代所產生的積極作用。這樣一來,“當代性”不僅是當代藝術的價值核心,也意味著當代藝術的雙重任務:首先,當代藝術必須繼續面對現代性直到今天都未能完成的任務,尤其當下的中國還處在現代性的建設中;其次,當代藝術必須面對當今時代特有的新現象,如電子圖像、數字圖像、因特網等當下這個時代特有的一些物質形式。當我們說某件作品具有“當代性”時,就意味著這個作品具有關注現實的性質。當然,這或多或少是種褒揚的說法,但并不等于具有了“當代性”的藝術作品就必然是好作品?!爱敶浴笔钱敶囆g的核心價值,但對具備這個時代屬性的作品本身該如何評價,還有許多因素。

      具體以繪畫來談。第一,我們判斷當代藝術作品價值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首先要在作品中尋找藝術家想象與思想的痕跡。換言之,當代藝術評價首先看的就是藝術立場———你對今天的世界的看法、你對藝術的觀念表達的深度。相較而言,畫面的繪畫感并不值得炫耀,它不過是技術熟練或作畫時心態的表現而已。第二,當代藝術特別強調創作者個體的主體性。它逼迫藝術家追問自己,我的作品究竟有多少我自己的觀點,我的作品表達中到底有多少個人創造的形式語言。只要你經過努力,哪怕在某個領域只有一丁點的超越都是有意義的。第三,要看在已完成的作品中,藝術觀念與表達手段是否契合一致。如果是一件好的繪畫作品,它一定會自然流露出作者的表達態度所展示的氣質,及其處理畫面的主觀能力。這里的氣質表現出一個人的綜合素養,而繪畫的主觀能力則是日常練就的表達本領。這兩方面都要下功夫才能具備所謂的氣質。第四,當代藝術作品要用當代藝術的文化高度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并把個人創作置于視覺藝術史的上下文關系中。從這個角度看,“眼高手低”的狀態是合理的。但作為創作者本身,必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眼界和對藝術品的鑒賞能力。這是個漸進的過程,每個人的起點也不一樣。但作為藝術家,這是畢生應該追求的。以上四點專就繪畫而論,其實同時適用于其他任何藝術創作形式。

      當代藝術的現實意義

      回顧歷史,從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以后,中國藝術界就開始吸收西洋藝術技巧,推進本土藝術改革。由此,中國關于藝術在現代世界的基本定義和價值觀開始受到歐洲的影響。但從嚴格意義上講,中國的當代藝術應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當時,國門開放后,中國向歐美現代、后現代語言體系的學習有了長足的進步,各種理論被引進、被媒體傳播。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使中國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大。隨著中國社會的經濟和消費文化發生了重大的轉變,當代藝術正好找到了新的形成土壤和視覺經驗,于是越來越興旺地成為了今天中國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激發了中國藝術家創作的主體性和積極性,也推動了藝術創作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當代藝術在中國的發展雖然時間不長,但在中國民族文化向現代新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在中國融入世界的全球化進程中,展示了它積極的意義。當代藝術對于當代中國,不僅意味著以更加寬闊的視野審視以往的一切客觀存在,對發展中的中國如何健康發展有現實警示意義和精神探索作用,更意味著一種無限的可能性:與現代主義相比,當代藝術更具人道主義的獨立人格探索價值;在社會形態上,它打破了一元化的傳統創作機制;在學科建設上,它推動了多元化方向的發展,真正實踐著“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民主藝術氛圍?!爱敶囆g”就在我們身邊。它關注著我們的生活,介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在與藝術的互動中,豐富著我們的生活。隨著市場的興起,社區文化建設的深入開展,更使藝術可以進入尋常百姓家。人們步入“藝術的生活”,將不再是一個夢想。

      但是,最近幾年國外資本的進入和中國新興藝術資本市場的興起,也使中國當代藝術正變得商業化、明星化、消費娛樂化,不僅缺乏社會批判性,在作品語言上也表現為對時髦藝術形式的抄襲、模仿和造假,“偽當代”大行其道。其中,有的人是不理解所謂“當代”的確切內涵,有的人是文化水平較低,有些則是急于求成地“惡搞”,這些現象的消極影響皆不容小覷。

      盡管當代藝術危機四伏,我們在今天仍應看到,當代藝術無疑是我們這個蓬勃發展的時代最有活力、最有力度、最具貢獻和開放性的藝術方式。中國當代藝術在其并不長的歷史中已經顯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和時代意義。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