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首屆農民書畫展獲好評 參觀者“拜師”請教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1-24]
蘭州1月22日電 (馮志軍)栩栩如生的《荷花》、欣欣向榮的《隴上四季風情》、震撼人心的《舟曲災后紀實圖》以及556幅鸞漂鳳泊的書法作品,四天時間里吸引了近萬名參觀者前來觀賞,他們或“拜師”請教,或懷揣宣紙現場“求字”,一場傳統文化熱在蘭州悄然掀起。
22日是甘肅省首屆農民書畫展的最后一天,然而,聞風趕來的參觀者依然絡繹不絕,展館現場變得熱鬧非凡,每一個展臺前都人頭攢動,數個農民書畫家幾乎是在參觀者的團團簇擁中現場為“書畫迷”們揮毫潑墨。不少擠不進去的參觀者只好去觀賞墻上的書畫作品,鸞漂鳳泊的毛筆字和入木三分的畫作使得他們贊不絕口。
中共甘肅省委農村辦公室主任王義在當日的閉幕式中表示,此次農民書畫展所展出的827幅作品是一次農民書畫藝術創作碩果的展示,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弘揚。他稱,“農民不僅需要‘糧食大豐收’,也需要‘文化大豐收’”。
來自甘肅正寧縣66歲的農民書法家趙廣路在這里現場寫字,15歲的宋菲捧著他贈寫的“書山有路勤為盡,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字帖從人群中“突圍”出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叭绻夷軐懗龊瓦@位爺爺一樣漂亮的毛筆字,那該多好”她說,自己平時練習毛筆字,已經連著兩天來這里學習和“求字”了。
與宋菲結伴而來的馮婧告訴記者,她學習毛筆字已經超過兩年時間,剛開始只是計劃作為一種特長發展,但如今已變成了割舍不了的愛好。她指著自己懷里的四五卷字帖興奮地說“這是今天的‘收獲’,回去后將照著農民書畫家的指點好好練習”。
陪同趙廣路一道參展的中共慶陽市委農村工作部張蓓告訴記者,四天時間里,前來向趙廣路切磋書法和“求字”的不下百人,最小的只有7歲,這完全出乎意料。她說,很多人都是懷揣著宣紙“有備而來”。
兩位年過五旬的高校美術老師在參觀過后,將這些完全出自農民之手的書畫作品稱之為“精”、“氣”、“神”十足。其中一位老師表示,農民在很多條件的限制下能創作出如此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實在令人佩服。
據甘肅省委農村辦公室綜合信息處處長李伯祥透露,作為此次農民書畫展展館,甘肅省博物館四日來參觀者接近萬人,而在平時,每日的參觀人數不足一千。(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