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湖南宋元古窯址發掘將中國“瓷都”歷史前推700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1-10
      長沙1月8日電 (記者 肖前輝)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的湖南醴陵制瓷歷史悠久,相傳已有兩千余年,當地縣志記載始于清雍正七年。但隨著該地一處宋元古窯址的考古發掘,醴陵制瓷史將向前推進700余年。

      8日召開的湖南省2010年考古匯報會透露,去年8至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醴陵市唐家坳古窯址搶救性發掘中,發現了一座宋元時期的磚砌龍窯——馬沖窯。該窯結構保存較完整,為研究本地區窯爐建造技術提供了絕佳的實物資料,對研究陶瓷史的相關問題有重要參考價值。

      馬沖窯現存7處窯門,皆開置于西側窯壁,寬度基本一致,為50厘米至60厘米,門外有用磚和匣缽砌成的附屬設施,這在湖南省同期窯址中為僅見。馬沖窯出土了非常多的火照——一種觀測焙燒過程中坯件瓷化程度的工具,可為控制窯溫、調節窯內空氣提供依據。醴陵當地的現代窯場仍使用火照?;鹫盏膽么蟠筇岣吡水敃r窯場的成品率,它前后延續不斷燒造了近兩百年時間,廢棄的匣缽、支圈堆積厚達2米以上,而遺留下來的瓷器廢品卻很少。這說明醴陵的制瓷技術在當時就已相當高超。

      是次考古發掘的另一個重要成果是,考古人員先后發掘出193枚錢幣,有“開元通寶”、“太平通寶”、“熙寧通寶”等15種唐朝和北宋錢幣,時代最晚的一枚為“建炎通寶”,是宋高宗趙構的年號錢。這極有可能是當年窯工無意間散落在窯區的,說明馬沖窯的鼎盛時期為南宋至元代早期。


      據醴陵縣志載:“清雍正七年(1729),廣東興寧移民廖仲威在溈山開設瓷廠……此為醴陵制瓷之始?!焙鲜∥奈锟脊叛芯克L郭偉民表示,通過發掘出的錢幣年號,可以將醴陵有史可查、始于清雍正七年的制瓷史向前推進700余年。

      郭偉民透露,唐家坳窯址的考古發掘揭開的只是醴陵窯群的冰山一角,隨著考古發掘和整理工作的深入,醴陵瓷業發展史的真實面貌將進一步揭開。它的年代、分布范圍、文化內涵比原來認識的要古老、廣闊、豐富得多。(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