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發現數公里古代西域民族生活巖畫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1-06]
蘭州1月5日電 (記者 朱世強)記者5日從甘肅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文化館獲悉,東西延綿4.5公里之長、反映古代西域游牧民族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的大量巖畫在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境內被發現。
5日,研究該領域的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文化館文保員賽依吉爾格力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巖畫鑿刻技法簡單,線條粗獷有力,內容生動,對研究古代居于甘肅西部的西戎、羌族、月氏等少數民族宗教信仰、民俗生活、音樂舞蹈具有重要價值。
他告訴記者,現在,肅北縣很多游牧人家的服飾、裝飾以及民間用品上面都有巖畫上的一些圖案,有些甚至一模一樣。
據悉,去年8月底,甘肅文物工作者發現了這片巖畫群,它們分布于山坡崖壁或崩塌的黑色石面上,內容涉及野牛、野駱駝、馬、鹿以及國家稀有動物北山羊等動物畫像。此外,還有一些騎馬、狩獵等神秘巖畫。
賽依吉爾格力表示,有些神秘巖畫的圖案與蒙古族蘇力定很相似,反映出蒙古民族驍勇善戰、拼搏向上的民族信仰。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位于甘肅西北部,是甘肅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其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早在春秋、魏晉時期就有先民居住,西晉已設縣,之后歷朝都在此設鎮置縣,1950年7月29日正式建立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