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產值底氣從何而來 醴陵瓷能做到上千億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2-23]
醴陵陶瓷要做大到上千億,醴陵人的底氣還是蠻足的。
接受記者采訪的醴陵市領導、部門與企業負責人,說起醴陵陶瓷的產業優勢,都是如數家珍。醴陵瓷是“中華瓷”。醴陵有著1700多年陶瓷生產歷史,是全國著名的三大“瓷都”。釉下五彩瓷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一舉摘金,名動中外,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醴陵也是中國“紅官窯”所在地,生產的“毛瓷”與藝術瓷,先后進入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和聯合國大廈,并作為國禮送給外國元首,醴陵瓷也由此被譽為“國瓷”。
作為中國陶瓷的“名片”,醴陵釉下五彩瓷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至今仍熠熠生輝,其工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醴陵瓷器”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醴陵瓷是“規模瓷”。醴陵是我國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擁有陶瓷生產企業5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163家,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有54家,過億的8家。日用瓷占到全國總產量的38%,居國內首位;電瓷電器在國內占有較大的份額,是全國著名的電瓷電器生產制造基地。醴陵已形成集陶瓷制造、陶瓷機械、瓷泥采掘、陶瓷顏料、彩印包裝于一體的陶瓷產業鏈,陶瓷產業內部分工協作關系初步形成,配套服務企業達200多家。醴陵陶瓷2006年被列入全省50個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集群,2009年總產值達158.2億元。
醴陵瓷是“外向瓷”。醴陵是我國重要的陶瓷出口基地,產品出口154個國家和地區,2009年日用陶瓷40%以上出口,特別是低溫日用瓷炻瓷,盡管生產歷史不長,憑借其“美麗的形式”與誘人的性價比,迅速躥紅全球市場,95%出口海外,在全國同行一騎絕塵。炻瓷也一舉扭轉了中國日用瓷只能在國外擺地攤的狀況,成功打入了沃爾瑪、宜家、吉普森等國際一流的連鎖超市。醴陵瓷是“科技瓷”。醴陵擁有1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產品已由日用高溫瓷獨闖天下,發展到日用陶瓷、電瓷、藝術瓷、建筑陶瓷、新型陶瓷五大系列4000多個品種。近年相繼開發出輕質陶瓷填料、大型真空陶瓷管、抗菌陶瓷、骨玉瓷、康玉瓷、象牙瓷、炻瓷等一批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的新產品。華鑫瓷業攻克了1000千伏電瓷電器的難關,成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性電器公司瑞典ABB公司供貨商;華聯瓷業作為全球“炻瓷之王”,每3個月可對上千種產品全面刷新一次。
醴陵發展陶瓷產業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浙贛鐵路橫貫東西,醴茶鐵路線通達南北,建設中的杭長高鐵將設站醴陵;同時,106、320國道,滬昆高速以及正在建設的岳汝高速,均交匯于醴陵城區。對于原料、產品大進大出的陶瓷產業而言,醴陵的交通優勢無疑有助于產業做大做強。醴陵陶瓷企業大多已采用天然氣生產,燃料成本普遍下降,生產成本降低了10%,產品合格率提高20%以上,環境污染大幅減少。這無疑為醴陵陶瓷產業注入了后續動力。
醴陵陶瓷“家底”的另一面
對于1000億產值的提法,記者在醴陵采訪時也聽到異議,甚至有人委婉地表示,“陶瓷產業做大到千億也許是個長遠夢想罷了”。醴陵陶瓷產業做大做強盡管優勢明顯,但醴陵人也意識到其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并不少。
過多倚重日用瓷,產業結構有待優化。據醴陵市企業發展促進局提供的資料顯示,2009年全市陶瓷158.2億的產值中,日用瓷、電瓷、藝術瓷分別占80億元、65億元、5億元,建筑陶瓷、新型陶瓷產值還不到10億元。顯然,日用瓷所占比重過大;高附加值的藝術瓷、新型陶瓷比重過??;而有助于迅速提升產業規模與實力的電瓷、建筑陶瓷,還存在著較大的拓展空間。
產業化程度還不高,市場化分工協作有待加強。500多家企業,產業專業化分工程度還不高,處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發展階段。專業化的陶泥、釉料、制模、包裝企業還比較少,大多數陶瓷生產企業都有自己的“泥、釉、?!敝谱鳝h節,導致投資重復、資源浪費與陶瓷產品成本上升,據初步估計,僅此造成的重復投資逾10億元,損失產值超過30億元。另外,包裝設計、印制等相關產業,配套也不到位,特別是高檔日用陶瓷與工藝術美術瓷所需的包裝,本地生產不了需要外購,僅陶瓷包裝環節,每年外流產值就在60億元以上。這勢必制約了醴陵陶瓷產品規?;a、企業集約化經營和產業集群化發展。業內專家估計,因產業化程度不高、企業集約化經營不足,年損失產值逾100億元。
“旗艦企業”不多,產業帶動作用有待增強。醴陵陶瓷產業產值過億的企業不到10家,大多是中小企業,大中小企業間缺乏內在聯系,專業化協作水平不高。200多家中小陶瓷企業不是為大企業做市場化配套,而是盲目模仿大企業的產品和設計,挖人才,拼價格,導致行業內惡性競爭。產業研發投入不足,技術創新水平亟待提升。中小企業普遍缺乏中長期發展戰略,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不愿意投入資金進行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無法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產品,產品設計缺乏特色和個性,同質化嚴重。據醴陵市企業局統計,醴陵500余家陶瓷企業自身用于技術、工藝和產品研發的投入,總計不到1.5億元,不足銷售收入的1%。85%的中小企業的研發投入為零。缺乏技術創新,中小企業只得跟風生產,市場上什么暢銷就模仿生產什么,生產隨意性較大。如,2007年以來,炻瓷、電瓷走俏,各路人馬紛紛建廠或轉產生產炻瓷、電瓷,致使炻瓷出口價格大幅度下降,電瓷在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情況下銷售價格無法提升。近兩年來,醴陵因電瓷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損失產值30億元左右。出口企業不少為貼牌生產,品牌經營勢在必行。僅靠模仿,自然無法樹立品牌。醴陵出口的上億炻瓷和電瓷產品,80%左右是貼牌生產,企業賺的只是低廉的加工費,高額附加值都被貼牌商拿走了,而貼牌生產的商品又反過來在國際市場上搶占了醴陵陶瓷的不少市場份額。
“建一所陶瓷學院!”這也是記者在醴陵采訪中聽到比較多的呼聲。其實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醴陵陶瓷產業人才匱乏。已在陶瓷行業摸爬滾打了18個年頭的青年陶藝師江林介紹,目前醴陵陶瓷產業10萬從業人員中,80%以上為初級工人,主要技術人才、設計人才、管理人才都是從原來的國光瓷業、群力瓷廠以及湖南陶瓷研究所出來的。省輕工高級技工學校、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大多也只能做產業工人。營銷及外貿銷售人才、工藝與造型設計人才、生產現場管理人員處于青黃不接的境地。
“就是夢也要執著做下去”
盡管目前距千億產業差距較大,但醴陵市委書記謝清純認為,如果連千億這個夢都不敢做,又怎么能做大呢?“就是夢也要執著做下去!‘十二五’不行,‘十三五’總有可能?!本吞沾汕|產業集群,醴陵市政府已提出明確的發展思路:“以電瓷電器等工業陶瓷為主體,以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為兩翼,以高新技術陶瓷為發展方向,以釉下五彩藝術瓷為文化載體,打造國內最有影響力的陶瓷制造出口基地。到2015年末,全市陶瓷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工業增加值300億元?!彪姶呻娖?,350億;日用陶瓷(包括藝術陶瓷),200億;建筑陶瓷,180億;工業陶瓷(工程陶瓷與陶瓷金屬化產品)150億;陶瓷復合材料產品,120億這就是分切后的醴陵陶瓷“千億蛋糕”。這些數字能不能變成現實?謝清純認為,只要扎扎實實干下去,可能性是比較大的?!敖柚鷩译娋W升級改造機遇,做精做強電瓷電器產品,把醴陵打造成全國輸變電設備產品生產配套基地、國際輸變電設備產品采購基地?!薄叭沼么?,要提升附加值,做高檔瓷。丹麥產的一套餐具就售價38.8萬元人民幣,顯然,日用瓷附加值提升的空間還很大。要加大設計、研發以及市場開發的投入,把釉下五彩日用瓷定位成集實用、觀賞、收藏于一體的高端陶瓷精品,滿足不斷升級的國內外市場需求?!薄靶屡d的高性能工程陶瓷和陶瓷金屬化產品,以及航空航天特殊陶瓷、生物醫藥領域的特殊陶瓷、信息數碼領域特殊陶瓷,都是陶瓷高新技術的發展方向,潛力巨大,往這個方向發展無疑潛力巨大?!薄鞍l展建筑陶瓷應慎重,畢竟對土地資源的消耗太大了。醴陵宜引進建筑陶瓷領域的國際化品牌,發展中高端建筑陶瓷?!贬槍︴妨晏沾僧a業的不足,謝清純認為必須整合資源,集約化經營,集團化發展?!耙蕴沾尚袠I的重點產品、名優品牌和核心骨干企業為依托,加速資源整合,在炻瓷、電瓷電器、文化藝術陶瓷、工業陶瓷等領域培育一批領軍企業?!睘榇?,醴陵“十二五”千億陶瓷產業集群規劃提出,擬組建三大產業集團:以華聯瓷業為核心,收購國光、群力、紅官窯、醴陵電瓷廠等國有企業,兼并一批中小型炻瓷企業,組建華聯瓷業集團;以華鑫為主體,聯合湖電并兼并一批中小電瓷電器及配套企業組建華鑫電瓷電器集團;以泰鑫瓷業為主導帶動電子陶瓷、化工陶瓷、高溫陶瓷材料、陶瓷模具等工業陶瓷的發展壯大,組建泰鑫工業陶瓷集團。同時積極承接沿海地區建筑衛浴陶瓷產業轉移,引進3至4家投資規模上億元的建筑、衛浴陶瓷企業;加快企業上市步伐,盡快促成華聯瓷業、華鑫電瓷成功上市。建設“電瓷電器園中園”、“釉下五彩創意園”、“建筑陶瓷園中園”,帶動整個陶瓷產業園的發展,逐步形成“大園+小園+工業小區”的園區布局,提高園區經濟對產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力、貢獻力和帶動力這也是醴陵陶瓷產業集約化發展的一種思路。培育園區內配套產業和配套企業,吸引資本、科技、人才向產業園區聚集,努力提高園區的科技創新、創業輔導、企業孵化、示范帶動功能。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