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蘇東坡專家:蘇軾是中國近代詩歌奠基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2-19]
儋州12月19日電 (王子謙)國內著名學者、吉林大學教授木齋19日在海南儋州首屆東坡文化節論壇上發言時提出,蘇軾開拓了中國詩歌的近代化走向,是中國近代詩歌奠基人。
木齋在《蘇東坡在中國詩歌史的地位》演講中說,蘇軾是最具有近代意識的一位大詩人,他的詩句在日常生活的口語化中蘊含了普通哲理,婦孺能吟,是對唐詩的繼承和顛覆,現代詩歌最有審美意義的詩句也是延續蘇軾所開拓的詩歌道路進一步發展而來。
在談到東坡詞時,木齋說后人不能把東坡詞只看成是豪放派。木齋用“雅化”、“雅詞”概括東坡詞的性質和地位,稱其是由溫柳之俗到詩人之詞的飛躍。
木齋認為,東坡詞代表了自范仲淹、歐陽修、張先以來的士大夫品格集體覺醒之后的新高度,本質是北宋中前期新興士大夫精英背景下的詞,是中國文學的一次文學自覺最為豐碩的果實。
木齋說,蘇軾之前的詞是一種“應”的文學,是“應歌”、“應社”、“應他”之作,主要為了宮廷歌舞、士大夫往來和市井文化,但蘇軾的曲折生活使其從士大夫中心邊緣化,促成了東坡詞的形成。
木齋統計,蘇軾的應體寫作隨年齡呈現下降趨勢,說明東坡詞由應體之作向“非應”的轉變。
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發言時指出,蘇軾身上所體現的精神仍具有普遍的現代意義。
中國蘇軾協會常務理事劉小川在做《蘇東坡的現代性》演講時說,蘇東坡言行中可以明顯體現出現代社會 “民富國強”、“公平正義”等理念。蘇軾敢于挑戰不正當權力,直接對皇帝和宰相講真話,如反對王安石變法中的一些不當舉措,上書皇帝直言“冗官、冗言、冗費”等,為“宋代第一勇士”。
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阮忠認為,蘇東坡被貶儋州,能夠放下身段和百姓融為一體,心境曠達平和,體現了一種不被逆境屈服的積極態度。這種態度對現代人具有很大啟示意義。
中國蘇軾研究學會理事王啟鵬則把蘇軾和王安石做了對比,他認為蘇、王最大差別在于蘇軾重民生,王安石重財政,蘇軾的思想更符合現代性。
王啟鵬說,蘇軾多次上疏減輕賦稅,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是對普通民眾的關愛。(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