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專家談百年上海文學史:中國城市發展的最好參照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2-16
      上海12月15日電 題:專家談百年上海文學史:中國城市發展的最好參照物

      中新社記者 鄒瑞玥

      近代以來,上海文學曾占據了中國文學的半壁江山。繁榮的城市發展吸引了許多重要文學家長期聚集,成為“中國文學的大碼頭”;移植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結合,使上海文學成為一股巨大力量。

      今年8月,上海文藝出版社推出的文學大系叢書《海上文學百家文庫》,精選19世紀初期至20世紀中葉、在上海地區活動過的270多位作家近6000萬字代表作品,匯編成131卷。如此浩瀚的卷宗全方位、全系列、多側面展現上海文學深厚底蘊和輝煌成果,在上海乃至全國出版史上尚屬首次。

      15日,“作為文學城市的上?!濒摺逗I衔膶W百家文庫》學術研討會在上海作協召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領域多位舉足輕重的學者,共同探討了上海文學為中國城市現代化留下的輝煌倒影。

      據介紹,《文庫》中收錄了數十位被歷史煙塵湮沒的海派作家,填補了文學史的部分空白,其中包括最早準確預測了將在上海浦東舉辦世博會的晚清上海小說家陸士諤等。著名通俗文學史研究專家范伯群表示,通俗文學作家被納入《文庫》,還原了上海在近現代作為領導新潮流的中心,允許各個文學流派共存的面貌。

      作為移民城市,上海以海納百川的姿態展示出有容乃大的胸懷。工商業發展,出版設備優良,來自五湖四海的文學家首選上海作為聚集地。文學家沈從文是一個特別的代表。沈從文在上海居住三年多,小說產量卻占畢生創作的三分之一。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劉洪濤指出,上海的吸引力與排斥力,徹底改變了沈從文的創作面貌,使他獲得了國際一流現代作家的稱號。

      不少與會專家指出,在世博年出版的《海上文學百家文庫》,展示出上海的志向、視野與自信。作為中國現代化典范城市的注腳,上海文學的價值不僅在于文學史,更為中國思想者提供了認識都市文明的材料。從鄉土文化過渡到都市文化,上海在全球化進程中展出的地方性經驗,意義重大。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那么多作家,在極短的時空范圍內一下子聚集起來,這就是現代化城市展示出的巨大文化生產能力。

      著名學者王曉明點評說,城市只有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真正站得住。上海需要持續積累、培育城市文化,獲得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