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名人抄本受熱捧 魯迅等人手抄本曾亮相拍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2-09
      現在的人很少有認真抄書的經歷,但是,抄書對古代文人來說,可是重要的學習方式,流傳到現在的名人抄本,成了眾多藏家追逐的“寶貝”。

      唐代花鳥菱花鏡

      銅鏡雖已退出歷史舞臺,但歷代制作精美的銅鏡則成了收藏界的寵兒。這枚花鳥菱花鏡直徑10厘米,鏡子周圍是八瓣的菱花形,花瓣中有折枝花的圖案,鏡子背面中間有圓形的鈕,整個鏡子就像一朵盛開的花朵,鏡鈕周圍有兩鳥兩禽,鳥兒呈展翅飛翔狀,而禽卻靜立不動,鳥禽之間有折枝花的圖案。銅鏡花紋清晰可辨,柔美自然,表面有銅綠和銹斑,但還是保留了少量俗稱“水銀沁”的銀白色。

      這枚銅鏡是這位藏友上世紀80年代,從廢品回收站淘回來的。那時他特別喜歡搜集銅錢,在廢品回收站的廢銅堆里,他經常能淘到整串的銅錢,那天他去淘銅錢的時候見到了兩枚銅鏡,其中一枚就是這個菱花鏡,買回來不過花了幾元錢。

      專家點評:

      李國燦(河南商報鑒寶專家、河南省文物鑒定專家組成員)

      這是一枚唐代的花鳥菱花鏡,在唐代,制鏡工藝進入鼎盛時期。

      這枚菱花鏡屬于唐代比較花哨的鏡子,多為閨中女子所用,多是隨身小物件,這枚銅鏡在唐鏡中只能算普通收藏品,再加上碎成兩半,價值也要打折。古代銅鏡的收藏價值,按年代分,戰國、漢代、唐代銅鏡的價值最高,宋、金、元時期的銅鏡次之,明清時期的銅鏡價值就相對比較低了。按大小來說,直徑20厘米以上的大銅鏡,或是5厘米以下的小銅鏡都比較珍貴。

    儲欣抄書

      說起抄書,很多人都會想起學生時代抄的課文,工作之后抄的公文,而不是古代文人那種為了修身養性和培養學習樂趣的抄書。藏友王先生上周帶來了一本明末清初文人儲欣的抄本,這件抄本不厚,只比孩子們用的作業本略厚,用線裝訂,封皮不過兩頁薄薄的宣紙,全書用小楷抄寫,字體工整,而且幾乎沒有錯字或改動的痕跡,內容多為司馬遷《史記》中的列傳篇目。

      河南商報鑒寶專家安順說,從字體的變化看,應該不是一天抄成的,而是每天寫上數頁。除了小楷抄書,在書的留白之處,還有作者對抄寫內容的點評,此外書中還有很多的紅色小圓圈,這些小圓圈部分承擔著“句讀”的作用,也就是現在的標點符號,而另外一些是抄書人在強調一些字句?!跋氡厮粌H認真地抄了這些內容,閑暇時候還反復閱讀,將自己的感悟都寫在抄本上?!辈赜淹跸壬浅O矚g這個抄本,平常拿在手中反復把玩。

      專家點評:

      安順(河南商報鑒寶專家、河南省收藏協會書畫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從抄本上留下的文字看,這是儲欣在河北旅游時抄寫的。儲欣,字同人,生于明崇禎四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五年,自幼好學,精通經史,早年與兩個弟弟苦讀,也曾與朋友相互切磋學問,一直無意仕途。

      直到60歲時,被推薦做官,一試禮部不遇,他就開始閉門著書,他著有《春秋指掌》30卷、《在陸草堂集》六卷,選編《唐宋十家文全集錄》51卷。為人非常灑脫,他的抄本最后一頁寫的“寄身環海誰非客,隨處機緣即是天”、“居心順理行將去,遇事隨天分付來”兩句,都透出他的這種心緒。

      古人抄書,有些是因為家貧買不起書;有些是迫于生計,抄書為生;不少學者抄書,則是因為他們認為抄書是學習的好途徑,所謂“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名人的抄本,已成為現今眾多藏家追求的“寶貝”,魯迅、周作人等名人的手抄本都曾亮相拍賣會,起拍價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