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自我畫像:女性藝術在中國》即將開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2-04
    “自我畫像:女性藝術在中國(1920—2010)”將于2010年12月17日至2011年2月20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本展覽以“自我畫像”為主題詞,用歷史研究、女性藝術研究、圖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20世紀20年代至今天近百年間與本主題相關的中國女性美術作品進行梳理、描述和展示,經由“自我畫像”作品的階段性陳列,呈現這類女性圖像衍變的跡象,揭示其背后女性成長與時代引導相制約的復雜關系。具體分上、下兩篇,共十個專題加以展示:

    上篇:民國時期:浮出歷史水面的中國現代女性美術

    此部分主要展示中華民國時期的第一代女藝術家潘玉良、方君璧、蔡威廉、唐蘊玉、孫多慈、張倩英、吳似鴻、關紫蘭、丘堤、曾奕、翁元春、梁雪清、郁風、蕭淑芳、麥綠之、周麗華、梁益堅、徐堅白、李青萍等的自畫像和肖像畫作品,描述女性覺醒與自畫像的關系,探討這種表達方式如何催發“五四”之后成長起來的女藝術家的自我感——以藝術為橋梁,建立起女性自我與外部世界相對話的關系,在這一過程中,女性的自我感與藝術表現力如何同步成長,早期中國女性藝術的基本形態如何藉此而形成。具體以五個部分來展示:一、無邪的赤裸:潘玉良及其自畫像;二、沉默的力量:蔡威廉的肖像畫;三、自我探詢:從中國老家庭里走出來的現代閨秀;四、出走的“娜拉”:“五四”新女性自畫像;五、現代主義浪潮中的城市女性自畫像。

    下篇:共和國60年的女性藝術:“個人”的沉寂隱匿與繽紛呈現

    此部分按歷史時段、圖像類型、材料方法的不同,分五個部分展示新中國建立后60年女性的“自我畫像”作品,探討圖像背后“個人”與“時代”互為糾纏和生成的關系。

    1、女性的可見與不可見:1950-70年代的“鐵姑娘”形象及其自我畫像意味

    此部分展示建國后至1970年代末部分有代表性的女藝術家的作品。討論這一時期女性自我形象的可見與不可見問題。新中國建立后,集體化、社會化潮流囊括一切,每個人都是革命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女性自我消失于社會主義大集體中。自畫像除了作為美術院校學生造型技巧訓練的方法偶爾出現外,作為一種美術創作形式基本不再被倡導。這一時期女性自我身影的隱匿與作為新時代勞動者的女性形象的鋪天蓋地出現,形成強烈反差。有意思的是,女藝術家描繪“時代女性”的畫面上,往往隱含著自我形象,顯示了社會認同與自我認同的復雜糾纏。

    2、關于成長的故事:1980-90年代女性的自我凝視及作為歷史參與者的敘述

    此部分展示1980-90年代女藝術家帶有自我敘述內容的作品。具體分兩個階段:一是1980年代,在撥亂反正的時代境況中,女藝術家畫面上的女性形象顯得單純、美好、質樸,而且往往身穿民族服裝或農婦打扮,出現一種“著裝”現象,女藝術家的自我表達依然需要“偽飾”。之后,時代的變化促使“自我”慢慢地抬頭。二是1990年代,中國女性藝術于此時期進入自覺自為階段。此部分展示部分女藝術家帶自傳性內含的繪畫作品,討論這一時期女性自畫像從題材到圖式發生質變的內外原因。這一時期的女性自畫像不再是靜態的“我”的肖像,而是動態的日常生活中的“我”——鑲嵌在歷史現實中的“我”,強調“我”與外部世界所構成的一種關系:“母與子”、“目擊成長”、“都市人生”、“花香世界”、“女人世界”等。

    3、復制的“自我”:卡通時代的女性體驗

    全球化卡通時代的到來,重寫了“自我”的含義。此部分以部分有代表性的女藝術家的作品為例,討論卡通時代背景下女性自畫像的圖式變異問題。復制化、平面化、卡通化、娛樂化,是這一時期圖像形象的共同特點,這類形象的鋪天蓋地,改造著人們對自我的認識,裁剪著每個人的差異性,模塑人們從裝束到表情的整個形象。在這種背景下成長的年輕女藝術家,自我形象的卡通化既是時代的造化,更是她們扭曲性心理感受的折射。楊帆等的畫面,主人公依然是藝術家自己,但平面的造型、單純的色塊、夸張的裝束、茫然的面孔,使這個“自己”走形變樣??ㄍ〞r代的女藝術家以輕松的戲仿的自嘲的方式為“自己”畫像,與“自己”、與現實都保持某種間距感,不無反思反諷意味,顯示了大眾文化時代女性的一種生存姿態。

    4、從宏大敘述到個人敘述:共和國60年女性的自我塑像

    這部分展示建國60年部分女藝術家帶有自我畫像特征的雕塑作品。從1950年代紀念碑雕塑時代的縫隙中一直保留著的雕塑小品、頭像,到1980年代一批從50年代走過來的藝術家的抒情性作品,到1990年代以后新一代藝術家的“自我”塑像。1990年代尤其是2000年以后的女性雕塑抵達一個為自我肉身塑像的階段,塑造了赤裸的、焦慮的、喑啞的、帶黑色幽默特征的女性肉身群像。此部分以向京等的雕塑作品為案例,討論女性自我畫像從“肖像”畫像到“肉身”塑像這一筆法轉換的含義。赤裸的身體,不整的衣冠,佝僂的走姿,陰暗的表情,每個細節都深藏著一段歷史,浸泡著命運的糾纏,呈現著日常生活的粗陋。女性形象的千瘡百孔和活著的自在、坦然,人物聲音的喑啞與身體語言的豐富,互為詮釋。向京致力于雕縷“作為自我的身體”,一具無身份的自我演出的軀體。至此,女性自畫像進入一個新階段。

    5、材料的隱喻:2000年以后的一種女性表達

    用合適于自己的有意味的材料媒介進行表達,是近20年來女性藝術家一直在探索的問題。2000年以后中國的女性藝術已打破傳統的架上繪畫的框框,更多運用綜合材料,努力挖掘材料本身的含義,讓材料說話,材料成為藝術家自我的隱喻。此部分以文獻資料展示方式,呈現部分藝術家有代表性的裝置作品,討論材料與女性表達之間的關系。(懷心)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