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11月27-28日香港佳士得亞洲及中國現當代藝術拍賣記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2-02
    最近中國古董和傳統書畫的市場很是火爆,而在上周末的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中國現當代藝術略見“降溫”。拍賣整體情況穩定,但無甚驚喜,有些高端拍品流拍。而拍賣結果能夠作為“績優股”作品和將來的藏家們興趣所在的風向標。

    中國當代藝術家曾梵志的作品在拍場上寶刀未老,強勢一如以往。他1996年的《面具系列No.6》在2008年的香港佳士得拍場上以970萬美元成交,自此一直保持著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在拍賣場上的紀錄。本周末他又成為場上中國當代藝術家中的榜首,一系列作品都以高于估價上限的價格成交。其中之首乃是《面具系列》(1996)中的一幅,以3090萬港元成交,突破其1800萬港元的估價上限。他那些“非典型”作品也賣得不賴,1990年抑郁質的早期作品《憂郁的人》以1029.2萬港元成交,高于其估價上限的5倍,他2004年偏于表現主義的作品《小女孩》也突破了300萬港元的估價上限,以458萬港元成交。

    同時,大牌中國當代藝術家張曉剛、王廣義和展望的作品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鞏固了自身地位,而過去拍場上矯健的岳敏君卻成績不佳,數件作品流拍。

    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拍賣結果中最有趣的發生在那些“非熱門”拍品上,余友涵、劉大鴻和毛旭輝20世紀90年代初的作品都遠超出其估價上限,創下藝術家本人作品拍賣紀錄。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關鍵期,從這些拍賣結果中可見中國藏家對承載著本國藝術史的作品之渴求。比如毛旭輝1992年的作品《’92家長》以1186萬港元成交,超出其估價上限的兩倍——這幅作品在1992年的廣州雙年展上首次展出,這展覽對后世影響甚巨,張曉剛的《創世篇:一個共和國的誕生二號》也在那次展覽上首度展出,在上個月又成為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的明星。有這些好成績的鋪墊,我們可以期待著更多20世紀90年代初的作品進入市場。

    在中國現代藝術方面,在巴黎的華裔藝術家趙無極(1920-)仍是績優股中的績優股,全部作品都以高于估價上限的價格成交。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常玉(1901-1966)約創作于20世紀50年代的作品《青花盆與菊》以5330萬港元成交,成績可謂耀眼,并創下藝術家本人作品的拍賣紀錄。

    亞洲買家主導著拍賣場,成交價位居前20位的拍品中,有19件是亞洲藏家買下的。毛旭輝的作品是個例外,被一位歐洲私人藏家通過電話拍下。

    總體上看,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仍不愿離開其舒適的囹圄。這種氛圍下的高端受害者要算蔡國強了,他1997年的重要作品《尋找外星人》遭遇流拍。這件作品在拍賣預報中被大書特書,期待著能有不凡的表現。在現場,叫價叫到3000萬港元后宣布流拍,而估價未予公開,據報道佳士得曾希望這件作品拍到3500萬港元以上。拍賣會后,佳士得亞洲當代藝術及中國二十世紀藝術全球區域董事張丁元(Eric Chang)就這類作品談論了進一步培育本土市場的需求——顯然是承認佳士得曾期望此作品能極大地調動買家們的積極性。今天佳士得正進行中國古代書畫和近現代畫拍賣會,這一度是香港藝術市場的最寵。中國拍賣發燒友們快去搶座。(申舶良/譯)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