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臺北故宮首次與大陸11家文博單位合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1-26
    南宋總計153年,相較于其他朝代并非時間最長,但卻被史家認為是中國文化發展中極重要的時期。南宋朝廷重振禮樂規章、振興江南文風,并融合釋道,確立朱熹經學道統;當時經濟富庶、帶動文藝創作之風;同時雅士也多喜好文物鑒藏,隨著皇室的倡導,在書畫與工藝制作等方面,無論內容、形式都創造出獨特且有高度藝術性的作品,對中國后世的藝術發展,影響深遠。這段璀璨的文化發展時期被稱為“南宋文化模式”。

    “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以下簡稱“南宋特展”)力圖全方位呈現出南宋時代在文化藝術方面的創新作為與成就,是非常完整的一次展出,共有來自兩岸及日本的17家博物館的410件展品,其中臺北故宮展品近300件;大陸參展文物96件(組),分別由上海、遼寧、浙江、福建四地11家博物館提供。由于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是此次南宋特展大陸文物的組織調集單位,筆者有幸親歷了自籌展至展覽開幕的全過程。

    策展前后

    據了解,早在2008年,臺北故宮的策展團隊就開始籌劃這一展覽。此前,該院曾先后舉辦過南宋題材的相關展覽,如“千禧年宋代文物特展”“宋代書畫冊頁名品展”“大觀——宋版圖書展”等。此次展覽更加全面、規模也更大,囊括了書畫、器物與善本圖書3方面的內容,分為“文化振興”“藝術創新”“生活美學”和“傳播與融合”4個單元。

    兩年來,臺北故宮的專家們走訪了浙江、福建的十幾家博物館,從中挑選了近百件當地出土文物,如浙江6家博物館出借的63件南宋文物均為浙江南宋“紀年墓”(考古發掘中有明確紀年的墓葬)歷年考古發掘中的出土文物。福州市博物館此次選送的5件藏品均為在福州宋墓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其中南宋紅剔犀葵瓣式三層套盒是南宋雕漆的代表作品,出土于距今800多年的北郊茶園山宋墓,是目前經考證、有確定紀年的出土物中年代最早的雕漆器。這些文物從展品的完整性與豐富性而言,都與臺北故宮的清宮舊藏文物形成很好的互補,使展覽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現了南宋文化與藝術的風貌。

    盡管臺北故宮一直在多方策劃兩岸文物的合璧展出,然而,他們對于具體操作模式卻并不十分了解。此前,臺北故宮僅與北京故宮有過一次聯手合作,而此次的南宋特展卻涉及了大陸11家文博單位。幾經波折,臺北故宮在今年6月找到了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當時,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正在與臺北歷史博物館合作舉辦“大三國特展”。了解臺北故宮的意愿之后,筆者一行專程拜會了周功鑫院長,并與以該院副院長馮明珠為首的策展人員進行了會談。雙方就如何進行大陸參展文物的報批、借展、調集、包裝、運輸、保險等一切細節問題進行了務實的討論,最終達成了共識: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具體負責上述全部工作。由此,南宋特展項目正式啟動。

    由于南宋特展所選展品檔次較高,展覽中一級品文物比例大大超過了普通展覽標準(不高于20%),達到了41.7%,以及其他種種原因,此次展覽報批的難度和時間都大大增加。直到9月下旬距展品啟運時間只差一周的時候,有的參展文物還沒有抵達北京,甚至有一次讓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員接站時撲了個空。而對方的理由是按照當地規定,展覽批復沒有下來,文物就不能調出博物館。如此反復,經過多方努力,這批南宋文物最終及時抵達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覽中的南宋珍品

    “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中的“紹興”指的并非是現今的地名,而是取用了南宋皇帝宋高宗的最后一個年號。展覽由充滿人文氣息的南宋時期的藝術與文化出發,在人文、經濟與生活史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南宋從貴族、士大夫到庶民的人文藝術及生活美學。展覽內容包括南宋的歷史與文化背景、興盛的文藝創作、南宋的生活美學等主題。

    展覽展出的臺北故宮院藏南宋書畫達百余幅,不僅有帝后書畫、還有宮廷畫家、仕人、重臣明賢及道釋的書畫。僅宋高宗的書畫作品就有多幅,如《高宗書孝經馬和之繪圖》的一套冊頁,共16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宣揚儒家經典——《孝經》;再如《賜岳飛手敕》,雖是一份在緊急情況下皇帝寫給岳飛的敕書,但其書法仍不失為后世典范。

    上海博物館的藏品《西湖圖卷》,相傳為宋代李嵩所繪,令人稱奇的是圖中所繪的西湖除缺少湖心島、三潭映月等景致外,與今天的西湖幾乎沒有什么兩樣。

    器物方面,首屈一指當為南宋官窯瓷器,這是臺北故宮的強項,如展出的南宋官窯青瓷簋、弦紋尊等仿古禮器,造型沉穩大方。然而臺北故宮的專家們并不滿足于此,而是與大陸出土的南宋仿古青銅禮器一同展出,以相互補充、印證。

    明清的雕漆工藝品是很常見的,但對南宋的雕漆工藝了解的人很少,而福州的剔漆套盒是首次出境展出的珍品,難得一見。

    除了這些寶物,展覽上還有包金邊白色玻璃杯,造型酷似古代的耳杯,器沿邊以鏤空的銀鎏金纏枝花卉裝飾,做工極其精細。這種玻璃杯在當時也非常珍貴。

    文獻方面,展出的宋版圖書蔚為大觀。南宋時期在經學、理學、史學、科技方面的諸多成就在南宋刊本的各類圖書中都有體現,如宋朱熹《資治通鑒綱目》、宋慈《洗冤錄》等?!吨芏Y注疏》五十卷為南宋初年兩浙東路茶鹽司刊,元明遞修本,此茶鹽司刊本將經文、注文、疏文合刻于一書,最早見于宋高宗紹興年間,后世據此修補重印,由此可見南宋刊本的重要地位。

    兩岸合作 互通有無

    此次南宋特展一開幕就反響熱烈。周功鑫在不同場合都表示,此次南宋特展是該院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借展,展出的文物綜合呈現了宮廷珍藏與民間用器的藝術成就,反映了南宋的藝術與文化面貌,而成功的展覽離不開大陸借展單位的支持。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書記楊陽、業務部副主任錢衛在不同的場合都傳達了兩岸文物應相互補充、合璧展出,以促進兩岸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希望臺北故宮的藏品在不久的將來也能夠在大陸地區展出的信號。鳳凰衛視執行總裁劉長樂在致辭中則巧妙地將宋代詩人陸游的著名詩句“君詩妙處吾能識,只在山程水驛中”改為“特展妙處君能識,正在兩岸通衢中”。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