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真坐像回鄉“省親” 佛教最高禮儀迎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1-25]
揚州11月24日電(記者 崔佳明)24日下午2時許,日本東大寺鑒真坐像回到家鄉揚州,揚州大明寺僧侶以佛教最高禮儀迎奉,8位僧人身穿海青和袈裟站在花車上唱誦佛號和觀世音菩薩贊,同時當地民眾載歌載舞,軍鼓、彩球、腰鼓、秧歌舞表演隊伍熱烈歡慶,恭迎親人回故里。
當日下午2時30許,鑒真坐像在警車的護衛下沿市區主干道,迎奉隊伍行至鑒真路時,在鑒真坐像的注目下,揚州市委書記王燕文等領導為鑒真路開通剪彩。鑒真坐像經鑒真路,抵達鑒真圖書館。11月26日至12月7日,鑒真大師坐像在鑒真圖書館供奉展示。
記者在現場看到,迎奉隊伍中最大的亮點為鑒真坐像花車,“鑒真花車”遠遠看去更像一艘“花船”,花車長10米、高4.5米、寬2.5米,整個花車的設計取鑒真東渡船之外形,船身周側波浪翻滾,數十朵蓮花布置在兩側船舷,船尾是大明寺牌樓,船頭則擺放著一個巨型蓮花座,蓮座周圍白云飄飄,蓮座之上供奉著巨幅鑒真畫像,花車兩側車身寫有“恭迎鑒真大和尚回揚省親”紅色大字。
據悉,日本東大寺鑒真坐像回鄉“省親”。這是繼30年前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鑒真干漆像首次返鄉“探親”后第二次回到家鄉。這尊大師坐像與唐招提寺鑒真干漆像同為日本國家級文物,距今已有267年的歷史,一直供奉在東大寺大佛殿西側戒壇院千手堂。
此尊坐像為木質坐像,鑒真和尚儀態端莊,面目安詳,雙眼微睜,手結禪定印,結跏趺坐姿。他的面容使用了木頭原有的色澤,身著暗灰袈裟,整體刻畫細膩。臺座內側有“本院開山鑒真過海大師真像中享保十八年丑歲二月造作焉中戒壇院第三興隆惠光長老代中綱維比丘明道志之”墨書銘文,可知造于享保十八年(1733年)二月。
鑒真大師是中日友好使者,是中日文化血緣締結史上的不朽人物。大師傾一生心力,倡導“見和同解、利合同均、口和無諍、身和同往、戒和同修、意和同悅”,惠及當世,澤被千載,為中日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為世界各國和諧發展提供了深刻的啟迪。 此次鑒真坐像回鄉“省親”,揚州舉辦系列活動,旨在弘揚鑒真大師“獻身、執著、拼搏、開拓、無私”的精神,促進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