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海貿遺珍”文物新疆展出 銜接海陸“絲綢之路”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1-17
      烏魯木齊11月16日電(記者 孫亭文)“海貿遺珍”——古代廣州外銷藝術品展各類文物16日起在新疆博物館展出,廣繡新娘衣裙、石灣窯白釉騎象老人、西洋人物啤酒杯等文物將陸地和海上的絲綢之路銜接起來。是次活動也是新疆民眾首次近距離觀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


      記者在新疆博物館看到,一幅巨大的漢代至清代廣州對外交通圖上,描述當年中國人從廣州港口出發,走向朝鮮、日本,再走向東南亞、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據介紹,漢代時期,中國就有了玻璃器皿、瑪瑙、水晶、黃珠、琥珀等舶來品,到唐宋時期,廣州將大量的絲綢、茶葉、陶瓷、陶器等商品,從海上運到西方各國。

      新疆博物館館長候世新表示,廣州地處南海之濱,自秦漢以來就是中外海上貿易的重要口岸,也被稱為古代海運交通大動脈。東漢時期,漢武帝派船開辟海上交通要道,也就是海上絲綢之路。隋唐時期,造船技術和海外貿易非常發達,成為中國唐代市舶貿易的重要口岸,被譽為“天子南庫”。1757年之后的80余年間,清朝政府實行“一口通商”政策,廣州又成為東西方商品交流的重要門戶。廣州手工藝人們就在那時候起,根據歐美市場的需要,創作了很多既有濃厚中國色彩,又略帶歐洲藝術風的外銷藝術品,銷到海外,使西方各國掀起了一股“中國風”。

      前來參觀的烏魯木齊市民張進疆告訴記者,很多新疆人都知道在新疆綠洲戈壁上有一條絲綢之路,但對廣州海上絲綢之路了解的比較少,通過觀看精美的文物展,增加了對海上絲綢之路這段歷史知識了解,看到多年前那么多的商品遠銷西方各國,作為中國人很自豪。

      據悉,此次展出的文物包括陶瓷、陶器、牙雕、絲織品、外銷畫等98件套精美文物,通過鐵路運從廣州本月10日送至新疆。

      今年2月,新疆博物館曾將部分文物運抵廣州,舉辦絲綢之路文物展。作為交換展覽,廣州博物館將精美海貿文物珍品送到新疆展出,此次展出將持續到2011年2月,以實現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跨越時空銜接。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