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匡時秋拍精品來廈展出 近200件傳世珍品亮相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1-16]
廈門越來越受到全國收藏愛好者的關注。北京匡時2010年秋季藝術品拍賣全國巡展廈門站的展覽,于昨天上午在廈門謙記古美術館(湖濱中路白鷺洲東公園內)拉開序幕,從數千件名貴藝術品中選出的近200件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古董珍玩、油畫等重量級珍品與觀眾見面。本次展覽將持續至今天下午。
為籌備本次秋拍,匡時數月來奔赴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在海內外著名藏家處征集到了數千件名貴藝術品,共計推出十多個專場,每個專場均選出代表精品參加巡展。其中,古代書畫部分最大的亮點是著錄于《石渠寶笈》諸編的2件精品力作、四僧專題和王鐸的傳世名作;近現代書畫部分則有徐悲鴻、齊白石、傅抱石、林風眠、黃賓虹、渡海三家等大師名作;宮廷藝術部分,皇家重寶迭出……
北京匡時董事長董國強告訴記者,近年來有大量資本投入收藏市場,使古代書畫作品的價格一路飆升。而拍賣預展第一次在廈門舉辦,主要由于近一兩年來廈門的收藏氛圍快速提升,廈門買家在市場上的表現也使廈門成為繼山西太原之后第二個開始受到收藏界和拍賣公司關注的城市。
珍品賞析
王鐸真跡
王鐸所書的《雒州香山作詩軸》,是中國古代書法史上的傳世名作,凡學書法的人必然要仔細揣摩,因此未巡展之前已在業內引起轟動。
作品創作于1640年,是王鐸把“漲墨法”運用得爐火純青的登峰造極之作。
乾隆玉器
此次巡展準備了十余件堪為至寶的乾隆宮廷玉器,分別從仿古、創新、畫意3個方面展示了宮廷玉器的輝煌面貌。
乾隆白玉雕如意常青松枝瑞鼠紋筆筒,用精美罕見的羊脂白玉大料制成,目前估價在1800萬元至2200萬元 。
明朝銅爐
收藏大家王世襄舊藏的數尊精品銅爐此次一齊亮相。
其中,明崇禎·沖天耳金片三足爐,曾創下銅爐拍賣單品的價格紀錄。這只爐子的口徑只有12厘米,重達1951克,爐身通體布滿金片,而且金片甚厚。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