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不支持購買非法流失文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1-12
      11月9日,國際博物館協會發布了《中國瀕危文物紅色目錄》。該目錄展示了目前在各類文物非法交易中常見的13類中國文物,旨在幫助博物館、收藏者、文物藝術品交易商、海關和其他執法人員甄別可能是非法出境的中國文物。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近20年來,非法走私導致的中國文物流失的形勢日益嚴峻,紅色目錄的出版僅僅起到預警作用,避免新的文物流失持續猖獗。


      近20年流失遠甚于過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在2003年的《全球防止非法販運文化財產報告》中提出一組數據,在全球47個國家的218個博物館中,藏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散落在世界各地民間收藏者手中的中國文物數量則更是不可估量。

      “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新的文物流失再次興起。對古遺址和古墓葬進行的瘋狂盜掘,也致使大量珍貴文物被走私出境?!彼涡鲁苯榻B說,據國家文物局統計,目前全國平均每年破獲文物犯罪案件達2000余起,其中盜掘古墓葬案件占文物犯罪總量的一半左右。

      不支持購買非法流失文物

      宋新潮介紹說,2001年,中國政府通過訴訟,成功地追回了被非法走私到美國的五代時期王處直墓彩繪武士石雕像。這也是中國第一次通過訴訟方式追回流失文物。

      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先后加入了四項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國際公約,其中1989年加入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和1997年加入的《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是防止文物非法出口和要求文物返還的重要公約,也是追索流失文物的主要法律依據。

      “追索流失文物完全是一種國家行為。這樣的追索,不但可以使流失的文物完璧歸趙,同時也可以阻斷文物流失的去路,所以我們不贊成不支持購買非法流失出境的中國文物,主張通過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國際社會處理非法流失文物返還問題的法律框架和原則,依靠國際合作,依法追索?!彼涡鲁闭f。

      應為流失文物建立完備的檔案

      國際博協總干事朱利安·安弗倫斯建議,中國的博物館與相關機構應建立一份關于中國文物的檔案,有效地記錄藏品,并制成手冊發放給海關人員與從事文化遺產保護的人員,幫助他們在工作中有效防止中國文物的流失。

      宋新潮說,由于中國流失文物數額巨大,為流失文物造戶口的工作難度很大。首先是因為世界各地博物館的館藏有的公開,有的不完全公開,我們無法獲得全部的信息。二是因為有大量的民間私人收藏,這就為數量統計造成了難度。三是很多流失文物的真偽難辨。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