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中國史前文化遺產保護國際高峰論壇將在桂林召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1-12
      重慶11月11日電(記者 郭虹)嘉陵江下游首次發現西漢巴人墓群。重慶市文物考古所方面介紹,這有著17座墓葬的古墓群是迄今為止重慶發現并發掘的最大巴人墓葬,也是嘉陵江下游第一次發現大規模的西漢早期墓葬群。而據相關史料,墓葬中人或是為漢高祖劉邦定三秦立下汗馬功勞的神秘賨人。


      11日,重慶市文物考古所在該市北碚區完成該墓葬群的戶外考古工作。據介紹,10月14日,北碚區東陽街道黃桷老街舊城改造工地上,正在打地基的工人發現錢幣、銅器、鐵器等文物,重慶市文物考古所隨即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前往現場踏勘,初步確定該區域有西漢早期墓葬,并緊急對該區域進行考古發掘。

      重慶市文物考古所專家白九江告訴記者,考古人員在該區域范圍中發掘出西漢時期墓葬17座,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這批墓葬分布密集,兩座墓最大間距約5米,最短距離僅0.2米。其中一些墓葬還有明顯的二層臺結構,可清晰看到棺槨范圍。

      記者在現場看到,墓葬群所在的工地已停止施工,整個墓地群有一千平方米左右,一些陶罐和槨木。墓葬東面接綿延山脈,南臨嘉陵江?,F場考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這些墓葬群中發掘了出土器物共計110余件,有各種銅器、鐵器、陶器、漆木器。其中包括柳葉劍、銅矛、印章、錢幣、鐵劍、圜底罐、豆、缽等器物。

      重慶市文物考古所所長助理林必忠稱,根據發現,墓群主體年代約在西漢早、中期,個別墓葬最早或可至戰國晚期至秦,這是重慶嘉陵江流域首次發現大規模的西漢早期墓葬。這填補了嘉陵江下游西漢早中期墓葬的考古學空白,對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墓葬制度、喪葬習俗、社會生活、經濟結構等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了解到,在此次發掘的最大墓葬中,有著歷經千年仍保留著幾近碳化、卻頗為完整的槨木,其兩端各有枕木一根,四周分布著青膏泥。而在這槨木之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青銅矛及一些精美的漆皮。

      白九江介紹道,在這批墓葬的出土文物中,既有如柳葉劍、青銅矛、釜等很強烈的晚期巴文化因素,也有如青膏泥、蒜頭壺等秦文化的遺緒,還有大量的早期漢文化陶器,反映了在嘉陵江流域下游的巴地在西漢時期文化因素的碰撞情況,同時也可看出巴文化逐漸消融、漢文化逐漸在重慶地區興起和擴張的現象。

      此外,白九江表示,根據考古發掘和古代文獻記載,該墓葬群中的墓主們極可能是秦漢時期頗為神秘的賨人。目前,該墓葬群出土文物的清理工作還在進行中,相關情況有待進一步考證。

      據相關資料顯示,賨人為巴人一支,其早在春秋戰國之前便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后漢書•南蠻傳》及《晉書•樂志》載:“秦、漢問蜀地賨人的樂舞。劉邦定三秦時,賨人為先鋒” ,“其俗喜舞,高祖樂其猛銳,數觀其舞,后使樂人習之?!贝饲?,在嘉陵江上游一支流經過的今四川渠縣,已發現賨人曾經的聚居之所城壩遺址。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