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炎帝陵發現御祭故道遺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0-31]
株洲發現近2000處新文物 40多處株洲工業文明遺址首次納入登記
記者昨日獲悉,株洲歷時3年多,完成了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野外調查部分,將2408處不可移動文物普查登記,建立翔實的數據庫。據介紹,此次普查株洲共發現了1852處新文物,其中包括古遺址、古墓、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如溈山醴陵窯遺址群、炎帝陵的御祭故道遺址等,文物專家們表示這些新發現對研究株洲歷史文化有重要的價值。
文物普查范圍大大擴大
據了解,此次文物普查的范圍是株洲境內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拔覀冞@次普查還將株洲富有特色的工業文明遺址、文革時期遺址、當代具有標志性的建筑、文化景觀、文化路線納入其中,擴大了普查的范圍?!?株洲文物局文物科科長鄒翠梅介紹。
株洲組建了8個普查分隊走訪140個鄉鎮、辦事處,展開拉網式的普查。據統計,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408處,其中新發現1852處,復查556處,從文物類別上看有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其他文物(各類具體數據正在統計中),登記消失文物63處?!拔覀儗⑽奈锘厩闆r、保存狀況、保護建議都一一記錄下來,將來要建立完整的數據庫,便于保護?!?鄒翠梅介紹。
醴陵窯遺址群范圍達129平方公里
這次普查中發現的溈山醴陵窯遺址群,其分布的范圍之大、保存文物的數量之多頗為罕見,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據了解,醴陵窯從宋代到民國,一直是醴陵的瓷業中心。清代晚期,鼎盛時期的溈山瓷業,有窯廠480余家。清末民初,因創燒釉下五彩瓷而成為中國釉下五彩瓷的發源地。經考古調查,醴陵窯遺址群發現其分布范圍達129平方公里?,F存自宋以來的窯址60座、與窯相關的瓷泥礦井、瓷器運輸故道、生活設施、古塔廟宇等其他文物古跡49處,這些文物遺址對研究醴陵瓷器起源、發展有重要意義。
此次,首次納入文物普查范圍的株洲工業文明遺址登記了40多處,這些遺址曾經記錄著株洲的工業輝煌。株洲是新中國建國初期八大工業基地之一,國家許多重要的工業項目安排在此,如第一臺航空發動機、第一枚地對空導彈、第一臺電力機車等50多個“全國第一”都誕生在株洲,株洲工業的發展歷史,可以說是新中國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這次普查中如南方公司建于上個世紀50年代的仿蘇建筑群,株洲電力機車公司建于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一些車間和辦公樓等都納入登記之中,這些遺址都有著不可低估的歷史價值。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